只有高度重视大科学装置基础运营人才和实验保障人才的培养,大科学装置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某科技论坛院士圆桌会议上,多位院士、专家提出,要重视我国大科学装置基础运营人才和实验保障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优秀的服务科研的工匠队伍,否则大科学装置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般而言,大科学装置科研队伍主要由两类人员构成:一类是提出设想、操作试验、分析数据、撰写论文的科研人员;一类则是建设装置、从事仪器设备操作与维护、维持运营管理的人员,属于技术服务人员。
为何要强调重视对这类技术服务人员的培养?这首先是由大科学装置自身特点决定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贵州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俗称中国“天眼”)、冷冻电镜等大科学装置,是为满足现代科学研究所需的能量极高、密度极大、时间极短、强度极高等极限研究条件而产生的,它与一般的科学仪器设备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大科学装置一般需要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来完成,而且建成后要通过长时间稳定的运行、不断的发展和持续的科学活动,才能实现预定的科学技术目标。再如,在大科学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科学研究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经费。通常,建设经费、运行经费和研究经费往往性质不同、来源部门不同,使大科学装置的经费筹集和经费管理比较复杂,完全不同于小装置的科研经费管理。
其次,大科学装置研究人员众多,其来源和专业领域分布范围宽,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之间合作、研究队伍和技术队伍之间合作都需要各种沟通和协调,组织管理工作相对复杂,难度较大。
此外,在大科学装置上开展的科研活动对装置依赖性很强,任何一点小故障都可能影响科研成果的产出。并且,大科学装置又是大量高技术的集成,这些都对实验技术保障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可以说如果大科学装置没有优秀的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即便请来了世界顶尖的科研人员,其想法再新颖、理论再先进,也往往很难变成现实。相反,只有高度重视大科学装置基础运营人才和实验保障人才的培养,大科学装置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上海光源多年的良好运行印证了这一点。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上海光源已经接待用户3.2万多人次,依赖该装置发表论文3200多篇。之所以有这么多科学家愿意到这里做课题,原因之一是上海光源有一支专业的技术服务队伍,以及一套高效完善的大科学装置管理制度。
打造一支服务科研的工匠队伍,保障大科学装置更好地发挥作用,就要改变“只见月亮不见星星”的错误认识,把技术服务人员放到与科研人员同等重要的位置。还要针对他们制定相关人才政策,切实提高其待遇。比如提高工资水平,畅通其职务、职称晋升的通道等,让优秀的技术服务人员招得来也留得住,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30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