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ofo仍独立运营 称破产重组方案为“无稽之谈”

2018-11-01 21:35:06    证券日报

从被收购合并到破产重组,坊间关于ofo的传言方向似乎变了。

10月31日,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已有一家大型券商中介机构入场做ofo破产重组的方案。报道援引一份约半年前的ofo负债表表示,彼时,ofo整体负债为64.96亿元,其中,用户押金为36.50亿元,供应链为10.20亿元。

对于该传言,ofo相关负责人称之为“无稽之言”。ofo方面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上述报道内容严重失实,“破产重组”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言。ofo目前仍在保持独立运营,各项业务推进正常且有序。

从独立运营方面来看,ofo此前相传被滴滴收购,又有消息称主动向哈啰出行寻求合并,但截至目前上述事宜都尚未有明显进展。业务方面,可以看到的是,即便处于资本寒冬,ofo的业务也仍在持续,尚未停摆,但也有消费者称ofo退押金的时间正在拉长,亦有消费者对《证券日报》记者抱怨,相比于其他共享单车,ofo的优惠活动渐渐少了,出行成本有所提升。

但不可否认的是,ofo仍然深陷债务重重的局面。此前的8月31日,上海凤凰发布公告起诉ofo所属公司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称截至起诉之日,东峡大通仍欠凤凰自行车货款6815.11万元。

10月31日,《证券日报》记者致电上海凤凰,上海凤凰方面告诉记者,上述诉讼仍在走司法过程,司法判决还没有出,但“可以肯定的是,东峡大通还没有还钱”。

事实上,坊间从来不乏关于ofo的传闻,从被滴滴收购到向哈啰出行寻求合并,ofo方面的态度已有暧昧不清变为如今的“保持独立运营”。某接近ofo的知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希望ofo能够找到合作方,但目前只能保持消极看法。

该知情人士对记者谈到,ofo正在失去谈判的筹码。固然ofo目前仍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如果ofo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维护运营,市场占有率会随着时间的拉长而萎缩。该人士直言,时间拉得越长,ofo的形势就会越严峻。

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此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如果ofo能早点出手,可能还能卖个好价钱,现在可能就不是价钱的问题,而是卖不卖得掉的问题。市场上有摩拜以及哈啰出行两家头部共享单车平台或许已经足够了。”(本报记者 李乔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万亿市场难寻“放心阿姨”——互联网时代家政“困局”怎么破?
下一篇:拼多多涉嫌售假折射知识产权保护存盲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