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房价重压下的消费:逛商场过眼瘾 不买房热衷海外游

2018-08-29 15:29:29    中国经济网

房价重压下的消费“加减法”:逛商场过眼瘾,不买房热衷海外游

最近,一则关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75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下同)9.3%。累计同比增速继续创了2004年以来的最低值。

此前,2018年5月单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创下罕见的8.5%增速,就已经引起了注意。要知道,从2016年开始,消费真正成为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大马车”。到了2018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8.5%。

广东、贵州、陕西等省统计局发布的分析认为,高房价是遏制消费的重要因素。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8月14日则表示, 居民住房支出是否会影响到居民消费能力,应该由数据来说话,目前全国和地方的资产负债表正在编制当中。

住房是否影响到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已经买房或仍然挣扎在买房途中的人,也许有着不同的感受:有人因为要买房、换房、还房贷,不敢花钱,连基本的生存类消费都被挤压,“节衣缩食”;有人买房无望,干脆“今朝有酒今朝醉”,勇于消费;也有人坐享房产升值红利,实现了财务自由,但受困于观念等问题,不敢放开手脚花钱,而是投向了特定的领域。几多欢喜,几多忧愁。

要还房贷、换房,他们不敢消费

钱女士身在一线城市。2014年婚后不久,在花光了小两口的积蓄之后,终于凑齐了首付,成为了有房一族。“虽然不大,但也够住了。”

好在她的房子位于市中心,虽然不算新,但是学位配套非常好,房贷也不算特别高。

“一个月还银行贷款4800元,看起来不多。”钱女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但是你要看我们的家庭收入,而且是到手的。去掉五险一金,房贷已经占到我们每月家庭收入的1/3。剩下的2/3还要交水电气、通信、交通费,还要买柴米油盐酱醋茶,还要养孩子,拿什么来消费?”

房贷占家庭月收入的1/3,还算是“温柔一刀”。钱女士买房的时机足够她慨叹命运的厚待了。在她买房的第二年, 部分城市在巨量信贷资金和金融高杠杆的推动下,量价齐飞。随后,她所在城市的房价也开始上涨。

更多家庭,已经逼近住房消费警戒线:当房贷支出占家庭收入比重超过50%时,都将会严重影响家庭生活质量——这一警示线主要适用于普通工薪家庭。

在房价的压力下,无力消费的人群不仅仅是还房贷者。已经还清房贷的人照样可能缩手缩脚。

杨女士居住的地方去年新开了一家大型购物中心,各大品牌随处可见。但她望而却步。

偶尔她也会逛逛商场里的超市,但多数也就是过过眼瘾。她向第一财经记者忆起一个细节:前一阵子看到超市正在热卖一种蜜柚,尝了一口格外香甜,但是一看标价,就又放回去了。她对记者说:“真的很想吃。但是好贵,30多元!我还记得,就6瓣,大概就半个吧。以前,馋的时候想买也就买了,现在有点舍不得了。”

虽然不用还房贷了,但让她却步的依旧是房子,明天的房子。“孩子上幼儿园了,要尽早置换一套学区房。”

如今,在购物上,除了瓜果菜蔬,“其他70%以上都是在淘宝、天猫上买了”。她说,“其实不去商场,省下来的那几个钱对于买房也是九牛一毛,但总觉得能省一点是一点。”

未买房者的纠结

没有赶上买房好时机的人,越来越买不起,坐失“上车”的资格。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干脆不去想房子的事,消费倾向高。

一位在一线城市工作、租房居住的石女士,在花钱一事上就很想得开。她对记者说:“现在的房价肯定限制了我的消费,但是不能因为房价高就不买东西了吧?如果我十年都买不起房子,难道我要苦哈哈地过十年吗?不能被房价绑架了人生!” 说这话时,她刚带着娃和娃他爹从南亚一个岛国上度假回来——机票、住宿、游玩加上购物,前前后后花了四五万元,赶得上她一两个月的收入了。

热衷旅游的石女士其实是消费升级的身体力行者。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增长最快的是旅游、教育、娱乐、文化、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

但是,如果无住房,这种消费的激情能持续多久?

石女士还没从度假的恣意中回过神来,就已经开始纠结,要不要使出“洪荒之力”付个首付,给即将上幼儿园的孩子买个学区房。

对于那些在三四线城市买房都颇为吃力的人来说,虽然同是未买房者,但他们经济基础更为薄弱,不要说消费升级了,就连基本的生存类消费,也是一省再省。

四十来岁的老李,混迹城市打工多年。他在乡下有个三层楼的漂亮小洋房,宽敞透亮,这足以让容易满足的他经常小嘚瑟一下。不过,这是在早几年。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加上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城里买了房子,他也开始着急起来。

两个月前,他听说省城的郊区一个楼盘新开,售价七八千元/平方米,比该市均价低了至少一半。这让他心动不已。他算了算存款,刚好能付上首付。但他打听清楚后发现,楼盘所在地并不属于该省会城市,只是相邻而已,未来升值空间不确定。再三盘算后,他放弃了。

于是,老李把钱包捂得更紧了。“这哪能再随便花钱?我现在烟都不抽了。以前和老乡啊、朋友啊聚会,总会给他们一人发一根,自己偶尔还会抽上一次‘中华’烟。” 生性豪爽的老李有些无奈,“不怕被人笑话?笑话就笑话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俩娃慢慢就大了,总得攒钱买房啊。”

消费提升需要民生投入助力

对于享受到房产升值红利的家庭来说,他们是幸运的,如今无须为买房换房发愁。他们也是消费升级浪潮的主力军,尤其是在居住性支出居高不下的一线城市。

不过,这些已经初步实现财务自由的家庭,虽然并无日常消费之忧,但是由于观念认知问题,消费投向某些特定的领域,整体消费升级乏力。

今年30岁刚出头的张女士,住在一套将近200平方米的豪宅中,无房贷。房子是在十年前买的,当时地段并不算好,但最近几年,随着她所在城市的发展不断向郊区延伸,该地段逐渐火热起来。房子单价也由十年前的一两万元涨到近10万元了。

她还有一套房子在出租。虽然坐拥两套高额房产,但她并不喜欢购买奢侈品、出国旅游之类。除了日常生活,她主要的开销是教育投资。幼时读书机会受限的她,尤为看重孩子的教育,家门口的幼儿英语、乐高机器人等各类培训班里经常能看见她和孩子的身影。

“不是我不舍得花钱,而是房子只要不卖掉,就是纸上财富。即便卖出了,钱也有花光的那一天。”一直遗憾没有上过大学的她深信,一技之长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与社消数据相对,今年上半年的居民住房支出确实不少:商品房销售数据刷新了纪录;多地房租大涨。

回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771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同期商品房销售额66945亿元,增长13.2%,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4.8%。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高达7.7亿平方米,销售额高达6.69万亿元,均刷新了历史同期纪录。

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消费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既然增速下降,就要找到并削弱导致增速下降的众多影响因素。“住房和子女教育、医疗一样,是影响到消费的重要因素,需要着力加快解决。需要回归房住不炒,增加民生投入,才能让老百姓敢于消费。在买房这一块,各地纷纷出台和严格执行限购政策,房价基本稳定。但是在租房这一块上,还需要政府继续加大规范力度。只有真正解决了老百姓担忧的民生问题,消费热情才能爆发出来。”

除了改变消费结构,谭刚也认为,要改善消费环境,比如说在减税等方面继续发力,增加大家对未来消费的预期。同时,引导和调整消费方式,在大家的消费方式受网络时代的影响出现了重大变化时,要满足消费者实实在在的需求,激发消费者的热情。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统计的是居民实物消费,并不能完全反映居民服务消费的发展情况。

记者采访中发现,无论“上车”与否,最近各地频频出台的限购政策以及稳定房价的举措,也让他们安心了不少。

杨女士感叹:“之前有段时间,房价总是在噌噌往上走,心就跟着揪起来。现在平静了很多,房价的稳定,至少给了我努力攒钱的时间。整个人少了那种焦灼和不安、生怕一不留神就被抛弃的感觉了。”

有俩娃的老李满怀着期待,他决定再等等:他很庆幸孩子还不算大,他还有等待的时间。

相关热词搜索:重压 房价 商场

上一篇:助教群、攀比群……家校关系异化家长群成负担群
下一篇:杂交小麦:中国“走出去”的又一名片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