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时政 > 正文

"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十年情 中俄友好动人一幕

吴 焰 屈 佩 殷新宇 曲 颂    2018-09-25 16:57:01    新华社

中俄友好关系史上的动人一幕

——与“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十年情缘的幕后故事

2010年3月,位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迎来了一位尊贵的中国客人——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

69岁的前中心主任瓦列里·马尔佐耶夫清晰记得8年前的情景。

雪后初晴,习近平一进入中心大楼,就向马尔佐耶夫和中心工作人员深情致谢:“感谢你们在危难时刻,对中国小朋友的真情关怀和热情款待。”拿起中俄儿童共同制作的小帆船,凝望照片里携手作画的孩子,聆听俄罗斯小朋友用中文演唱的歌曲,他感叹“中俄友好的种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在儿童中心礼堂,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你们都是中俄友好事业的传播者、建设者和接班人,你们开辟了中俄人文交流与合作的新途径。”

时光再走过3年。2013年3月,已是中国国家主席的习近平访问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讲台上,他再次讲起“海洋”的故事:汶川地震后,俄罗斯第一时间向中国伸出援手,邀请灾区儿童前往远东等地疗养……

聆听来自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念念不忘,马尔佐耶夫至今心潮起伏:元首引领,世代友好,动力无穷。

一份对灾区孩子的特别关爱

围绕那次规模空前的上千名儿童“赴俄疗养”,中俄双方有许多动人的幕后故事。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当年具体承办该项目的当事人,还原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从中,更深切地感受危难之际中俄两国跨越山海、历久弥坚的深情厚谊。

2008年汶川地震后,接受俄政府邀请,1500余名灾区中小学生赴国外疗养的这项“国字号”任务,交由教育部牵头组织实施。时任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巡视员的于继海,是该项目直接实施人之一,带领着10余位同事在一线“操盘”。

10年后,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所在的俄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已是中国驻俄使馆教育公参的于继海,向本报记者解密了许多幕后故事。

“当时,俄罗斯的很多疗养点都曾主动向中国表达了接纳灾区中小学生疗养的意愿。”于继海的思绪回到10年前那个难忘的春夏时节。

2008年5月下旬,俄罗斯领导人主动邀请地震灾区中小学生赴俄疗养。在俄罗斯,来自15个州、边疆区、市的18个疗养点纷纷申请,愿意接待中国地震灾区儿童,规模总计1500余名。

从6月26日中国政府决定接受邀请赴俄疗养,到7月17日起灾区中小学生集结出发,20多天时间,要完成千人的遴选、办理护照签证、体检、行前培训等各项工作,尤其是,这些孩子都来自受灾严重的市县乡村,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仅所涉部门,就包括外交、公安、财政、民政、卫生、质检、民航、海关、驻外机构等10多个。

于继海当年的一份工作随笔中,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这些环节的细节。包机出国、包机接回,当年孩子们觉得“便捷简单”的出国方式,不知凝聚着多少部门多少工作人员的付出。

“面对重大自然灾难,面对灾难中最无助的孩子们,中俄两国人民守望相助,体现和表达彼此的真挚友谊,传递两国政府和人民对儿童群体的特别关爱,这份情义无价,也必将留存在两国人民心中。”于继海说。

一次打动人心的患难之交

“在中俄两国友好关系交往历史上,发生过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但2008年汶川地震时俄罗斯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给予的巨大支持,尤其令人难忘。邀请灾区千余孩子赴俄疗养,绝对是动人的一笔。”中国驻俄使馆范先荣公使,2008年时任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领馆总领事,见证了俄罗斯人民对中国受灾地区施以紧急援助的许多点滴。

10年前的那个5月,在世界各国中,俄罗斯第一个向中国地震灾区送去救援物资,第一时间向灾区派去救援队和医疗队,还成功地把一位被废墟掩埋了的老人营救出来。现任俄国防部长、时任紧急情况部长绍伊古的女儿尤利娅,当时也在救援队中担任心理医生。

而在惊心动魄的唐家山堰塞湖抢险中,因国内缺乏重型挖掘设备的运输机,水位告急,溃坝在即。获悉俄远东地区有米—26重型直升机,范先荣代表中方立即向俄相关部门提出请求,得到对方第一时间回复。俄方马上派出经验丰富的机组人员,从哈巴罗夫斯克机场起飞抵达四川绵阳机场,把重型推土机、挖掘机等吊运至堰塞湖,在抢险运输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因此,得知总领馆辖区内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主动邀请中国灾区孩子赴俄疗养,范先荣更感到了俄罗斯人民对中国人民“实实在在的情谊”,也感到了一种神圣的责任感。“遭遇大灾大难,孩子们劫后余生,千万不能在赴俄疗养中出任何一点差错。否则,何以对得起他们的亲人,对得起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关爱!”范先荣说。

范先荣记忆犹新:孩子们的健康安危,牵动两国高层的心。细心周到地考虑每个环节,与俄方进行具体衔接,领馆每天都要向国内汇报孩子们在“海洋”的点滴情况。

俄方对这批特别的小客人同样高度重视。远东地区经济欠发达,“海洋”全俄儿童中心里的大客车数量也有限。为此,俄方在全市范围内挑选出车况最好的几辆大客车,去机场迎接。

“海洋”儿童中心里本没有人会中文,但是,中心想用“很中国”的方式,用一些标语横幅来表达他们对灾区孩子的关爱。那天,中心工作人员拿来一幅中文横幅,征求范先荣意见,上面两行字——四川,我们与你同在!中俄,永远是朋友!“看到这标语,我心生感动。俄罗斯人是真正用心用情了,才会有如此感同身受、激励人心的标语。”

一路“播撒友谊之种”的征程

中华民族是一个懂得感恩、报恩的民族。2010—2011年,作为对俄方接待中国四川等地震灾区中小学生赴俄疗养的积极回应,中国政府也邀请了千名俄罗斯中小学生来华参加夏令营,马佐尔耶夫即是夏令营代表团团长,北京、上海,大连、青岛。一路欢歌,一路笑语,一路交流,他期待参加夏令营的中小学生“成为俄中之间的友好使者,把两国间传统友谊代代相传”。

10年间,“海洋”儿童中心与中国的情缘还在续写。这里,成为了中俄两国青少年加强交流、增进友谊的一个缩影。

凭栏望海,“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国际与地区合作意向处副处长塔季扬娜·玛扎尔娓娓道来:这些年,中心与中国的合作日益增多,两国青少年之间交流密切。每年,中心都会迎来中国各年龄段的学生。最近,中心还与黑龙江、山东等省区建立了常态化交流机制。今年,中心还首次把俄罗斯国内“小小外交家”项目的部分活动,安排到了中国,让俄罗斯和欧洲国家的青少年,走进中国中小学校,开展青少年人文交流。就在8月31日,中心刚刚结束了来自中国的两批50名中小学生的疗养交流项目。

心灵相通,情感相依。让友谊的种子在两国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世代相传、历久弥坚,几乎所有受访的中俄人士,都表达了这一共同心声。

(本报符拉迪沃斯托克9月9日电)

 

相关热词搜索:海洋 儿童

上一篇:改革开放40年:浙江湖州织里 小童装织大产业
下一篇:习近平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主旨讲话十大高频词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