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时政 > 正文

人民日报:机构改革,顺应时代的螺旋式上升

李洪兴    2018-03-16 09:31:08    人民日报

  沿着适应和推动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改革这条主线,聚焦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政府基本职能,机构改革的脉络清晰可见

  

  尽管对这一轮机构改革的力度之大早有预期,但当改革方案与公众见面时,很多人还是忍不住惊叹。

  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建自然资源部;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组建生态环境部;整合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责,组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成立应急管理部、退役军人事务部……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20多项改革设计,涉及范围之广、调整程度之深,超出众人的想象。以它为重要内容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堪称改革开放40年来历次机构改革中最有远见和魄力的方案,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刀阔斧的改革决心和深谋远虑的改革智慧。

  改革走到今天,已届不惑。屈指算来,不包括这次改革,1982年之后的30多年时间里,国务院机构一共集中进行过7次改革,基本上平均每5年就进行一次政府机构的调整。为什么机构改革的次数如此频繁?

  原因就在于这几十年,中国始终处在激烈的经济社会深刻变革之中。企业生产经营跟着市场走了,还需要煤炭部批生产指标、纺织部管产品销售吗?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和金融体制改革,没有专门的监管部门如何能够落实?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但“几顶大盖帽管不好一头猪”的窘境怎样克服?经济基础变化了,上层建筑必须随之而变。

  现在回头来看,1982年的改革,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1988年的改革,重点是围绕经济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淡化经济管理部门的微观管理职能。1993年的改革以政企分开为中心,目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1998年的改革以中央政府人员、机构减半为目标,政府职能转变有了重大进展。2003年的改革为了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提出了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协调的要求。2008年、2013年的改革则继续围绕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核心,探索建立大部门体制。沿着适应和推动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改革这条主线,聚焦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政府基本职能,机构改革的脉络清晰可见。

  改革是探索未知的过程,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1982年,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但由于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对于行政管理没有提出全面变革的要求,所以政府机构和人员都没有真正减下来,不久后又呈膨胀趋势。1993年政府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是压缩甚至撤销工业专业经济部门,但从实践看,机械电子部和能源部本来是1988年改革由多个部门合并而来的,那一次又被拆成机械部和电子部、电力部和煤炭部。其间的分分合合,有形势变化的原因,更有对客观规律认识的曲折。其中有些部门机构的“反复”,不是简单的“翻烧饼”,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必然要求,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面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下决心解决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与以往机构改革主要涉及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不同,今年启动的这次机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党、政府、人大、政协、司法、群团、社会组织、事业单位、跨军地,中央和地方各层级机构。仅就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看,也充分体现了不回避权力和利益调整的革命性特点,目标直指对现有的传统既得利益进行整合,重塑新的利益格局。

  机构改革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知难而进,志在必成”,上下同心,我们一定能啃下那些最硬的骨头。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建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这一目标,肯定能够实现。

 

  《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16日 05 版)

 

相关热词搜索:机构 时代

上一篇:两会通道:党心民心心相印(两会进行时)
下一篇:如何去除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