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紫气三千丈,天下水晶第一城。”人们认识江苏省东海县,大多是从水晶开始的。其实,透过晶莹剔透的宝石望去,东海还是一个典型的苏北农业大县。
在东海20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24万人口,其中85%左右在农村。近年来,受益于硅产业的蓬勃发展及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当地老百姓的口袋渐渐鼓了起来,去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882元。
富了口袋,“富脑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回应老百姓的新期盼、新需求,东海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以“文化为民、文化育民、文化乐民”为宗旨,全面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广大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享有更多的精神文化获得感。近日,记者来到这座水晶之都,一路探寻其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创新实践,破译“全国文化先进县”的“先进之道”。
用活一间书屋
——创新实施“耕读传家”农民阅读志愿服务项目,传播志愿服务精神,形成一批农家“文化大院”,巩固乡村“文化堡垒”
2005年,第一家农家书屋在甘肃建成。此后13年间,60余万家书屋犹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乡土大地上。这一惠民工程历史性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的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农家书屋也因此被誉为“家门口的图书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早在2008年,东海县就实现了县域内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然而,时代的脚步匆匆向前,农家书屋建设也随之暴露出一些问题。“农家书屋大多设在村部,农民阅读不方便,加上许多图书配置不合理,书屋资源闲置、利用率低的情况较为严重。”东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崇慧说,这种供需矛盾不化解,农民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将直接制约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
为防止农家书屋沦为文化“道具”,2016年,东海县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志愿服务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工作思路,创新实施“耕读传家”农民阅读志愿服务项目,对现有农家书屋管理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将农家书屋从束之高阁的村部转移到农户家中。
选择什么样的农户来打理农家书屋呢?这个问题一度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而在反复权衡、推敲之后,东海最终选择了村内家庭条件较好、责任心强的农户家里,石湖乡廖塘村村民马如飞就是被“选中”的一个。
“如飞书屋文化传,农家小院乐翻天。”来到“如飞书屋”,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吸引记者驻足。今年44岁的个体老板马如飞将自家新建的二层小楼全部腾出来用作村里的农家书屋,而且一家老小齐上阵充当志愿者,为有阅读需求的乡亲们提供贴心服务。
廖塘村是一个只有528户2300余人的小村庄,村里以留守老人儿童居多。为了用“活”一间书屋,在阅览室之外,马如飞还特意设置了美术室、棋牌室、康复室、休息室、民俗展览室等,甚至还建了一个大舞台。马如飞告诉记者,他自幼喜爱书法画画,吹拉弹唱也“拿得起放得下”。平时他和村里热爱文艺的伙伴们排练些文艺活动,而且已经连续7年在村里领办春节联欢会。现在,他的农家书屋不仅是留守儿童读书写作业、学歌做游戏的地方,也是老百姓写字画画、唱戏聊天的好去处,俨然成了一个农家“文化大院”。
维护一间书屋,不能单靠“马如飞”们的一腔热情。通过设立管理志愿基金、制订《志愿者嘉许奖励办法》等手段以及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的形式,东海不断加大对农家书屋志愿服务的扶持力度。同时,引导民间力量,发动党员、乡贤参与志愿管理,带头搞读书会、带头推文体活动,彻底激活农家书屋的每一个文化细胞。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在东海,一间间书屋走进寻常农家,一本本好书抖落身上的灰尘,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港湾”“文化粮仓”。目前,“耕读传家”项目已经推广至全县100个行政村,30万农民从中受益;110多位农民报名成为耕读志愿者,“人捐一本书,书香润晶都”公益募捐活动募集各类图书4.3万余册……如今,东海城乡处处闻书香,接地气的农家书屋越来越有人气,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新阵地,将村风民风引上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轨道。
建设一个阵地
——率先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以“实践”的力量打通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到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9月25日,东海县青湖镇百姓大舞台上龙腾狮舞、歌声嘹亮,连云港市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青湖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式揭牌,这也标志着东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正式启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新时期统筹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的综合性活动阵地。在试点工作开展之初,东海就明确提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并非要另起炉灶、另搞一套,而是要整合盘活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把原有的资源用好用足。
如何将原本有限的资源利用到极致?据青湖镇工作人员董甜甜介绍,设于该镇文化体育中心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整合原有公共服务阵地,统筹运用多个平台载体。同时,抽调专家、学者、艺人、能手等组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宣讲队,将各领域不同的“好声音”汇聚到同一个阵地之中,积蓄“大合唱”的磅礴能量。
群众在哪儿,文明实践中心就办到哪儿。东海建立县级实践中心、乡镇级实践所、村级实践站、村组级实践室四级机构,落实场所、机构、人员及经费保障,构建网络化组织体系。在各级文明实践中心统一设置传习室,打造庄重、固定的主阵地。组建志愿服务宣讲队,深入田间地头、农村集市、居民院落、园区工地等生产生活一线开展流动传习实践。在青湖镇青南村,一批有特长的乡村志愿者组成文明新风说唱舞蹈队,以熟悉的乡音俚语、身边的生动故事传播新时代新思想,让乡亲们在笑声中产生共鸣。
群众需要什么,就传习实践什么。不久前,在青湖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道德讲堂里,全国最美志愿者、东海樊氏图书馆馆长樊振为村民们举行了一场志愿服务宣讲;随后,扶贫就业推介会、农村电商培训等活动依次展开,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参与。“虚功”也要“实做”,东海结合农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广泛开展实用职能培训、科技下乡帮扶、民间民俗展演等主题活动。群众“点菜”,实践中心“埋单”,“赶时髦”才能“对味口”,让每一次传习都恰好“撞”在了群众的心坎上。
在青湖镇等示范点的带动下,目前,东海已初步建设涵盖县、乡、村、组四级的文明实践阵地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面向人民群众开展理论宣讲、主题教育、文化传承的有形新阵地,是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的综合性宣传平台。我们还将继续在‘讲理论、传政策、授技能、送温暖、颂精神’上下功夫,让群众有认同、愿参与、真受益。”朱崇慧说。
培育一支队伍
——通过政府引导、财政奖补、市场化运作等手段,着力培养一支乡村文化舞台的生力军;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和引导乡土文化人才创业创新
“举国上下齐动员,牢记使命奔前程。撸起袖子加油干,美好未来日日新。”“青年人思想真进步,办婚事还一心想国家。新事就按新来办,咱不去铺张浪费胡乱花。”翻开连云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北琴书”传承人刘培兰的唱词本,一个个段子农味儿十足,内容囊括党的十九大精神、农村新风尚等多个方面。从14岁参加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开始,算起来刘培兰说书已经有52年了。几十年来,她自编自演《乡村喜事》《劝赌》《中国梦》等几十个唱篇,敲琴打板演唱万余场次,足迹遍布东海和苏鲁交界各市县。直到现在,她的“周末书场”仍然是东海最火爆、最受欢迎的曲艺节目。
刘培兰对“苏北琴书”的坚守与传承,离不开东海县对乡土非遗文化的全力支持。从2014年开始,东海设立文艺精品创作专项扶持资金,每年安排150万-200万元资金,对重点文艺创作、重大文化活动项目和文艺人才培养宣传推介等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也是在这一资金的支持下,今年,《刘培兰说唱词集》顺利出版。
政策引路,奖补扶持,一大批刘培兰这样的乡土文化人才,活跃在东海这片热土上:张祥英2014年带头成立民间团体蓝天艺术团,每年进社区、下乡村演出70余场;农民“导演”黄业江,20年来坚持在每年大年初一筹办黄川村“村晚”,参与村民演员从10人发展到90人,观众从100多人达到高峰时的4000多人,看“村晚”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一项新年习俗……他们扎根生活沃土,链接万千百姓,歌唱大千世界,弘扬时代新风,始终奔走在乡村文化阵线的最前沿。
用好乡土文化人才,激发其创作热情,发挥其带头作用,是东海孜孜不倦的追求。而一份事业只有与一个产业相融共生,才能迎来“长青”的希望。
今年9月,19名水晶雕刻专业师生背上行囊挥别故土,登上了飞往捷克共和国的航班。这些土生土长的农家娃,将在异国他乡学习国际先进的手工吹制、雕刻、手绘等技能,归来后有望成为家乡水晶雕刻行业的中流砥柱。
公派留学生出国学习水晶雕刻技艺,展露了东海的勃勃雄心。这座水晶之城紧扣产业需求,鼓励和引导乡土人才创新创业,走向产业链、走进大市场。不仅先后引进曹志涛、王习三、张玉成等11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并建立工作室,每年以师带徒培养雕刻能手200余人,还联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共建水晶人才培养储备基地,与国内知名高校共建产教融合基地。目前,东海水晶加工企业已有30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20多万人,一大批“种子人才”破土而出。
一间农家书屋,唤醒民族血液里“耕”与“读”的深刻记忆;一个传习阵地,见证新思想从上至下的广泛传播;一支人才队伍,肩负乡土文化传承创新的光荣使命。在东海,基层的创新创造、传统的文化艺术与现代的技艺技能相融交织,共同勾勒一幅欣欣向荣的文化图景,诠释着一座水晶之都打造文化新城的自信与坚定。(记者陈兵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