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重庆永川开展废弃低效园林地整治改革试点成效初显:

盘活闲置土地唤醒沉睡资源

2018-12-03 14:01:37    农民日报

  “这哈不得出去了哦,我那几亩地我要种果树,过几年开个农家乐,比打工强撒。”在重庆市永川区胜利路街道杨广桥村废弃低效园林地整治现场,望着前方平整化一的耕地,在青海省打工多年的双燕窝村民小组村民杨香英仿佛看到了不久的将来,在自家耕地上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农家乐宾客不绝的场景。

  土地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而几年前的杨广桥村,这里的村民却只能“望地兴叹”,陷入“有地难种”的尴尬局面。变化发生在永川开展废弃园林地整治改革试点之后,通过工程建设将废弃园林地变为优质耕地,让这里的荒废地变成了“软黄金”,有效提升了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有力促进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打好土地整治“组合拳”

  “每天15台挖机同时开工,9月20日至今已砍伐竹木2500亩,平整土地1000亩,砌筑田埂450道……”杨广桥村废弃低效园林地整治工程建设的负责人罗永六每天都会到现场转上一圈。

  早在永川开展废弃园林地整治改革试点工作摸排前期,杨广桥村党委书记刘大琼就拎着两个大麻袋风风火火地走进区国土局土地储备整治中心土地整理科。“两麻袋全是杨广桥村1114户村民土地流转情况,每家每户一张说明情况,还有原始材料,摁了手印的。村民们想恢复耕地的愿望很强烈。”刘大琼说,2007年,杨广桥村流转土地3000亩用于竹基地建设,占了全村耕地面积的2/3。

  杨广桥村的情况在永川不是个例。2007年前后,不少业主曾大量承包土地种植速生桉、杂交林。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几年后纷纷终止合同,以前在老百姓眼中的“经济林”也变成了令人头疼的“低效林”。“以前是一亩田500斤粮食一年。合同终止后,没人来收,村民只能自己砍来卖。一斤竹子卖五分钱,一亩地一年下来只能卖200块钱。”刘大琼说,由于杂交竹和速生桉根系发达,农民自主难以铲除复耕,不少村民无奈之下也只好选择外出打工,杨广桥村也成了“空壳村”。

  针对过去大量种植速生桉、杂交竹带来资源荒废、有地难种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带来耕地消耗、无地可补的现实发展难题,永川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在重庆市率先开展废弃低效园林地整治改革试点,坚持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将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林业规划、农业产业规划等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共界定15万亩不在退耕还林范围内的废弃低效园林地作为项目备选资源,优先选择坡度小于15°、灌溉水源充足、群众实施意愿强烈、具备整治条件的区域实施整治。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推进废弃低效园林地整治与特色经济林建设,在25°以上坡耕地和15°-25°非基本农田坡耕地上以及项目区道路两侧、矿坑、山坪塘周边规划种植经济林木,既改善项目区生态状况、增加土地种植效益,又确保森林资源总量不少、质量变好。

  在开展废弃低效园林地整治改革试点过程中,当地国房局对耕作条件较好的旱地实施“旱改水”工程,夯实田坎,重构犁耕层,引水入田,提升土地等级。将低效园林地整治与农田建设、路网改造等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建成“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林成片”的网格结构,形成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项目区耕地平均提高0.2个等级。目前,永川已实施整治项目34个、累计1.5万亩,共新增耕地1万亩,其中,水田占比达60%,已全部纳入永久性基本农田整备区保护,用于基本农田补划。据估算,永川区所有项目整治完成后,可新增耕地12万亩,扣除亩均工程治理成本1.5万元,可增值36亿元,极大地促进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做好资源配置“大文章”

  相比杨广桥村,永川何埂镇鱼龙村在废弃低效园林地整治改革试点工作中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村,也第一个尝到了试点工作的甜头。该村党总支部书记苏承元表示,一期项目竣工后共计新增耕地面积11.5公顷,今年正在实施二期改造工程。随着废弃园林地的整治,各方业主纷至沓来,永川首个土地股份合作社——何埂镇鱼龙土地股份合作社应运而生。合作社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探索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有地不种地、收益靠分红模式,农民每亩土地可实现保底分红,同时享有增收效益二次分红。“原来的撂荒地变成了流金淌银的‘聚宝盆’,整治后这里将形成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配套发展优质水稻产业2.2万亩。”苏承元说。

  “在废弃低效园林地整治的基础上,永川聚焦‘产业兴旺’这一要求,最大限度发挥农村土地资源价值,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更好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当地国土局负责人表示。据悉,永川将废弃低效园林地整治与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相结合,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方式,集中发展优质水稻、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

  同时,永川区通过规划设计,将废弃低效园林地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环境治理、生态环境修复、宅基地复垦相融合,通过科学布局居民点、林地和湿地生态空间,配套农田水利、公益设施、村庄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提升土地生态景观功能,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茶山竹海街道茶园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于2017年10月底正式启动,整治后新增耕地面积为488.62亩,其中新增水田面积483.43亩,新增旱地面积5.19亩。整治后,农民选择自行耕种、流转土地等多种增收方式,据统计,目前当地农民每年每亩增收900元。(涂燕 记者 邓俐)

相关热词搜索:盘活 闲置 土地

上一篇:山东东昌:葫芦之乡唱响葫芦文化
下一篇:山东东阿: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乡情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