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发拿着产自团结村的农业扶贫产品。
“三十六年,为梦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孔,但初心不变。”这是2017年度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给一位耄耋老人的颁奖词。
老人叫黄大发,是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的老支书。为了改写村里因缺水而贫的历史,他曾挥洒36年光阴,带领村民硬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生命渠”。
如今,黄大发又一次见证了团结村在脱贫致富路上的飞跃。2017年4月,中天金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专项扶贫团队入驻了团结村。一年多来,在企业帮扶下,许多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企业和贫困村的结缘,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有关。
2015年10月,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等正式发起了“万企帮万村”行动——由民营企业作为帮扶方,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助力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脱贫。至今,已有6万多家民营企业踊跃参与其中。
今年10月,在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开展的表彰活动中,100家民营企业获评了“全国‘万企帮万村’先进民营企业”称号。
“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踊跃投身脱贫攻坚,帮助众多贫困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我非常欣慰。”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时,对民营企业踊跃投身脱贫攻坚予以肯定。
“决胜脱贫攻坚战,我们绝不缺席”
“我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民营企业家,有什么理由不参与其中呢?” 2018年5月,四川易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滕德素在参与全国工商联与甘肃开展的乡村振兴调研活动时,听说了“万企帮万村”行动。
滕德素马上带领团队投身其中。期间,她还多次跟随全国工商联各调研组前往甘肃、四川、青海、云南、陕西等地进行考察,寻找可以进行线上销售的扶贫产品。
通过3个月的技术平台搭建、管理运营,易田电商打造的“联成e家”消费扶贫平台正式上线。四川雷波县的高山核桃、青海湟中县柴达木野生黑枸杞、甘肃甘南临潭县野生燕麦米……上百种源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扶贫产品被收罗其中。
“现在我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滕大妈’。”滕德素对本报表示,“易田e家”消费扶贫平台开通了直播频道,她自己也会以“滕大妈”之名亲自上阵,推销扶贫产品。“每个月我都会做至少4次直播,每次都能卖出不少呢!”
中天金融的扶贫故事开始自2017年4月28日。在“万企帮万村”行动号召下,中天金融集团董事长罗玉平带领一支扶贫团队入驻团结村,其中就包括谭丹,中天金融团结村精准扶贫项目部总经理。
历时57天,谭丹和参与扶贫的同事们,走访了村里全部1540户农民,还聘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终于“摸透了团结村46.2平方公里上的所有情况”。
随后,中天金融为团结村量身定做了一套详细的旅游产业规划和农业产业升级规划。其中,生态猪的养殖是扶贫工作中的重点。没想到,在推广生态猪养殖方案时,却不停地吃闭门羹。
“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我们团队考查了整个贵州的大小种繁场、饲料厂,终于敲定了全年的猪崽、饲料价格,还跟村民签订了高价回收订单,确保每头猪有1000元的纯利润,这下农户们才放心地加入了养猪产业中。”谭丹说。
扶贫路上,像这样的考验不少。谭丹和扶贫团队的成员们也曾焦急难过,却并没有灰心。“我们是怀着一种信念来到团结村的:决胜脱贫攻坚战,我们绝不缺席。”
既要扶贫,也要造血,更要“扶智”
本报梳理发现,这100家企业涵盖的领域很广,包括电子商务、金融、制药、医疗保健、服装贸易、生物科技、水产养殖等。为了实施精准扶贫,这些企业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和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打造高效可行的“造血”方法。
以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2018年4月,这家公司开始对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黑老夭乡进行结对帮扶,并启动了570亩的冰草、红百合、砾苔草的育种合作项目,试图在生态扶贫和产业扶贫的模式上进行探索。
“蒙草公司让我们多了几条脱贫致富路!”黑老夭乡党委书记王文林向本报介绍,仅2018年,乡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已经有339人拿到了年人均约100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35人获得了年人均7000元以上的务工收入。
“现在,乡里想逐步打造蒙草公司的育苗育种基地,这既可以增加当地村民收入,还能发展乡村旅游,可以说一举多得!”王文林说。
有的企业扶贫不忘“扶智”。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治平乡安宁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以种植苹果为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7月,易田扶贫小组来到了这里,不仅为当地带来了与“易田e家”消费扶贫平台签约合作的项目,还为村里人带来了“互联网+”的思维。
村民张高强对本报表示:“之前大家就听说过电商,但是怕自己没文化、弄不好,一直没敢尝试。现在我们几乎每家都自己开了‘微店’,天天都能在线接订单。”
两张合影见证生活巨变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村民何利霞家里挂着一张愁容满面的全家福。那张照片拍摄于2014年8月,是何利霞一家三口人来到原隆村的第一天拍摄的合影。“到了新地方,不知道咋挣钱,压力特别大。”
生活的转机就在不远处。
2014年底,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到原隆村,并在这里建造了一个总规划流转面积1万亩,总装机容量200兆瓦的光伏农业项目。何利霞和村里许多贫困户由此迎来了生活的巨变。
2016年7月19日,正在光伏蔬菜大棚里工作的何利霞完全没想到,习近平出现在她面前,与她亲切唠起了家常。何利霞激动地向习近平报告了收入情况。而习近平与她亲切握手谈话的一幕,也被相机定格下来。
到2017年春节,何利霞正式摘掉了“穷帽”。如今,与总书记握手的照片被何利霞高高地挂在自家客厅的墙上,和之前那张愁容满面的全家福形成了鲜明对比,见证着一个贫困户生活的巨变。
这样的脱贫故事,发生在中国各个角落。
2016年5月,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与西藏农科院合作,在西藏山南地区桑日县洛村建立了第一个红景天种植基地,并种下3万株红景天幼苗。这给积贫已久的村里带来了产业。
很快,相宜本草加入“万企帮万村”行动,对洛村进行定点帮扶。听说洛村有用电难问题,2017年6月,相宜本草启动了“雪域太阳能供电计划”,为当地48户贫困家庭安装了免费的太阳能供电系统。听说洛村有看病难问题,2018年5月,相宜本草公益基金会和山南地区桑日县医院合作,开展了“送医入村”医疗扶贫项目。
“企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却没有收一分钱。下一次他们再来的时候,我们要摆上酥油茶,献上白哈达,向他们表达最真诚的感谢。”洛村姑娘白玛曲宗说。
前不久,受到表彰的民营企业家给习近平写信时,既汇报了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的体会,也表达了继续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的决心。而针对这一行动中先进民营企业的表彰活动,则将连续开展三年,每年表彰100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