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扬州东关古渡煞是热闹。城门下临时搭建的舞台上,10个来自江都区吴桥镇的文艺节目接连上演。东边广场上的农副产品展示销售区里,沾着露水的果蔬、有机大米、红烧老鹅等土特产一字排开,前来尝鲜的市民络绎不绝。
这是扬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江都区委宣传部和吴桥镇党委、政府承办的“名城扬州 美丽吴桥”特色民俗文化、特色农副产品、特色文明成果、特色乡村项目“四进城”展演展示活动现场。短短一个上午,城区市民通过活动了解了当下农民的精神风貌、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江都区吴桥镇“四进城”展演展示活动现场。王乃驷 摄 图片来源:扬州日报
5点起床提前集中,农村文化送进城心里有点“小激动”
清晨5:00,家住郭村镇的孙启云和一帮姐妹就起床了。6:00刚出头,赶了近30里地的她们到达吴桥镇政府,比集中出发时间早了半小时。她们将在活动现场表演舞蹈《书简舞》。
吴桥的场子,怎么郭村的村民来凑热闹?
“吴桥镇有一个江苏省唯一的镇级文化志愿者协会,下面有十几个分会,经常搞活动,想展示才艺的人都有机会上台演出。看我们羡慕,吴桥文化志愿者协会就成立了郭村分会,把我们都吸收进来了。”孙启云说,在这一点上挺佩服吴桥人的,他们开门办协会,把农村的文化爱好者都聚到了一起,“协会成员不光有我们郭村的,还有扬州市区甚至泰州的呢。”
天没亮,董克涛就进镇了。64岁的董克涛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刚刚排定的节目《中华儿女多奇志》演员人手不够,他临时加入节目,虽然饰演的是个小角色,董克涛排练起来却异常认真。
“从2016年起,吴桥文化志愿者协会就组织大家去过扬州、江都、南京,三次专场演出把农村文化送进了城,反响相当不错。可惜我一次没去过。”董克涛说,过去,城里经常送文化下乡,现在,我们农村人也可以把文化送进城,“想想今天能向城里人展示我们的风采,心里蛮激动的。”
6:30不到,50多名演职人员全部到达镇政府。开往扬州的大巴上,充盈着期盼、兴奋、欢乐的氛围。
乡土节目让市民目不转睛,78岁老太高喊“再来一个”
9:30,文艺演出开始,打头节目是民俗表演《女子舞龙》。舞龙队清一色女性,她们气势不凡,动作遒劲有力,赢得阵阵叫好声。而让观众惊讶的是,节目单上的10个节目里居然有两个省级非遗项目。
吴桥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不少村庄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农耕文化民俗活动。11月3日表演的省级非遗项目《吴桥社火》《女子舞龙》,以及《六大嫂选良种》,道具有湖船、花担、毛驴、簸箕等,浓厚的乡土气息、民俗风情扑面而来。
当天参加演出的50多名演员全部来自农村,职业包含农民、驾校教练、自行车修理工等多个行当。他们自带乡土和烟火气息的表演,深深吸引了城里人。70分钟的演出里,非但百十张凳子上的观众没人离开,闻声而来的市民和游客还把观看区围成了一个大圈。
民歌《拔根芦柴花》是倒数第二个节目。音乐刚停,观众区里一声苍老的“再来一个”成功吸引大家的关注,进而全场爆笑——这声高呼出自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
看到大家关注自己,老太太有些不好意思。“我78岁了,这些唱啊跳的,就是农村的味道,城里头哪块找啊。蛮好看的,我欢喜哩。”她说。
烧老鹅75元1份、玉米10元4根,市民连称“新鲜不贵”
农副产品展销区里,摆放着吴桥镇七八家企业带的一批产品。沾着露水的药芹、青菜,散养草鸡蛋、有机大米,刚摘下的无花果、猕猴桃,葡萄酒、牛奶、新鲜花卉……条桌上,产品琳琅满目。
白塔河生态度假农庄展柜销售最火爆,才一个小时,货物就空了一半。
“本来没打算带蔬菜,后来想还是带一点吧,让城里人看看吴桥蔬菜的品质。”白塔河生态度假农庄营销部经理蒋青青说,药芹、青菜、生菜、玉米各带了七八斤,“我也没想到这么火,你看,生菜还有一斤,玉米还有八九根。”
正说着话,两位市民问了玉米价格。“纯有机的,10元4根,又香又黏。”蒋青青话音刚落,两位市民就把剩下的八九根玉米全买下了。“不贵不贵哦,看上去就新鲜。”他们说。
兰花干鹅血烧老鹅是熟菜,连带砂锅每份75元。带着小孙女出来转转的陈宝凤在展台前停住了脚。看了看品质,陈宝凤当即买了一份,顺手把最后一斤生菜拿在了手上。
“真不贵。生菜5块钱,老鹅量又足,就这个砂锅,起码也要20块钱呢。”把菜拎在手上,陈宝凤笑呵呵地牵着孙女说,“走,看演出去。”
“今天看到扬州市民对我们的文艺演出和农副产品这么感兴趣,大家对吴桥的发展信心更足了。”吴桥镇党委副书记王春萍说,吴桥乡土文化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知名度,基层的文艺爱好者积极性很高,镇里将继续打好这张“文化牌”。同时,发挥万亩生态农业的产业优势,既促进产业发展、增产增收,也积极开拓市场,让更多扬州市民了解、尝鲜优质的农副产品。(扬州日报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