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海南保亭水尾村:脱贫找到好“药方”

2018-11-08 14:13:33    海南日报

“快快!大家都进屋来吃饭!”11月7日13时许,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玲镇水尾村孟果二村村民小组,村民郑照荣站在自家新房前,招呼着客人们进屋。今天是一家人搬入新房的好日子,按照农村习俗,他杀了鸡鸭摆宴席请亲朋好友吃饭。

水尾村是保亭的贫困村,全村耕地少、没有特色产业支撑。2014年省政府办公厅开始结对帮扶水尾村,多次邀请专家进村调研,给水尾村寻找脱贫的“药方”。

经多次调研论证,水尾村环山傍水的生态优势逐渐引起重视,省政府办公厅提出着力构建“全域旅游+美丽乡村+脱贫攻坚”三位一体的扶贫机制,全面推进水尾村脱贫攻坚取得实效。2017年,水尾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打造一个经营型田园综合体旅游新村。

“没改造前,我们这个村房屋多是瓦房,房屋建得很密集,小车开进来都难。”孟果二村村民小组的贫困户郑进雄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后,村集体腾出一部分宅基地修建民宿,企业协助该村平整土地、修建新楼房,村庄环境改造得越来越美。

村庄改造项目一开始进行得并不是很顺利,一些村民不愿意搬离自家的房子。 为起到带头作用,孟果二村村民小组组长郑仁冲一家率先搬出了入住仅半年的新房。“我家当时刚盖好新房没多久,建房、装修差不多花了10万元,拆了说不心疼是假的,不过为了大家,我这个村干部得带好头。”他说。

村干部起了示范带头作用,孟果二村村民小组共有59户农户进行搬迁,修建了28栋新房。村庄改造项目还让贫困户优先入住,施工方加班加点建起了5户贫困户的新房。目前,这5户贫困户已全部搬入新房。

(记者孙慧)

相关热词搜索:海南 保亭 水尾村 脱贫 药方

上一篇:青海民和:“老村民” 讲述“新农村”
下一篇:农村文化墙要有文化味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