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湖南“南汉寿”,绿色蔬菜鲜万家

2018-10-18 11:51:55    湖南日报

10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汉寿县围堤湖蔬菜基地,这里集中连片种植蔬菜5万多亩,一眼望不到边。菜农们将一筐筐沾满露珠的红菜薹,逐一录入蔬菜质量溯源系统后,搬到挂着外地牌照的货车上。大批特意开车而来的游客,在菜地里体验着采摘果蔬的乐趣,对自动化播种、水肥一体化智能浇灌、可视化种植管理等啧啧称奇。

规划引领,构筑“一圈二园三带”

汉寿是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省放心菜生产基地,已实行蔬菜规模化种植20多年,有“北寿光,南汉寿”之称。

近年来,汉寿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之路,蔬菜产业加速发展。如今,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年产量超过120万吨、创产值16亿多元,占农业总产值30%以上。

通过科学规划,汉寿目前已构筑起“一圈二园三带”产业发展格局,即环西洞庭水生蔬菜产业圈,围堤湖蔬菜主题公园、思雅园高科技展示园,加工型蔬菜产业带、有机特色蔬菜产业带、外销出口型蔬菜产业带。

为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汉寿以土地流转为杠杆,推进蔬菜集约化生产,并摸索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汉寿模式”,发放蔬菜生产贷款2000多万元。

据介绍,在蔬菜基地建设规模、集约化生产程度、专业合作组织水平与新技术推广普及率、信息化营销网络建设等方面,汉寿均走在我省前列,成为南方绿色蔬菜生产领航者。

科技领航,生产实行“五统一分”

由蔬菜大县向蔬菜强县跨越,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

汉寿先后实施“人才优先”“园区提升”“品质保障”战略。与湖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湖南文理学院健康生物产业研究基地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先后引入省及常德市蔬菜科技特派员7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才10余人,实现科技服务无缝覆盖。同时,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支持和鼓励蔬菜产业做优做精。对重点园区企业、合作社,加强设施建设,形成集现代化设施栽培、标准化生产于一体的绿色、精细、高效生产模式。

为确保蔬菜品质,汉寿瞄准国内外高端市场蔬菜安全标准,对蔬菜生产实行“五统一分”,即统一种苗供应、统一农资采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包装、统一集中销售和分户管理,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

同时,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和质量监管。目前,汉寿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蔬菜基地已有8.95万亩。并建立起较完善的县、乡、市场、基地四级检测体系,实现日常检测与例行监测相结合,保证从农田到餐桌蔬菜质量安全。

产业融合,巧打“农业+”组合拳

10月16日中午,在汉寿株木山街道韩文村思雅园生态农业产业园,记者看到,前来体验蔬果采摘乐趣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原本以果蔬育苗、高效种植为主,近年来,园区致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又推出生态餐饮和观光采摘等项目,走上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目前,该园已和几十家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依托蔬菜种植,汉寿巧打“农业+”组合拳,推动乡村振兴、村民致富。在思雅园生态农业产业园,务工人员70%是当地村民。65岁的张昌龙将自家10多亩土地流转给园区后,年租金收入有7000多元。他和老伴在园区苗木部上班,一年能赚7万余元。

值得一提的是,设在辰阳街道围堤湖的汉寿蔬菜产业园,一期规划面积280亩,在发展绿色生态食品生产的基础上,努力创建大型农耕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目前,园内景观大道、蔬菜文化广场、蔬菜创意馆、院士科研基地、试验大棚等项目已相继完工,蔬菜产业正从传统“种植+加工+销售”升级为“种植+加工+展销+教育+旅游”的新型产业链,更好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记者 鲁融冰 通讯员 丁立君 张绍友)

 
 

相关热词搜索:汉寿 万家 湖南

上一篇:戏曲进乡村工作蓬勃开展成效显著
下一篇:创新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