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报制图/董昌秋
清原满族自治县三十道河村的沙河子满族村寨变美了。
提要
“改变”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词。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变美,让老百姓看得见田园风光,也留得住浓浓乡愁。
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变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还改变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融合一体化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承载起农村居民和谐生活、发展致富的美好愿景。
我们了解到,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我省各地正在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计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让具备条件的农村全部成为“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
今天,我们去乡村感受一下那里的变化——
引子
9月初,秋高气爽。
走进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三十道河村的沙河子满族村寨,蓝天白云之下,山峦叠翠,溪流清澈,白墙黛瓦的满族风情民居错落有致。优美整洁的环境使这里摇身一变成为休闲度假村,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带动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坐在自家的农家乐前面,岳梅霞一边穿着肉串一边和来往的客人打着招呼,脸上的微笑透着自信和满足。她说:“我喜欢热闹,过去村子里破破烂烂,年轻人都去山外城里打工,村里没啥人气,现在村里环境改善了,人气也跟着回来了。”
在盘锦市大洼区平安村,60多岁的李圣太感叹村貌变化,“村口有连锁超市能买到蔬菜和生活用品,家里燃气取暖不烧炕,厕所也改成室内冲水厕,垃圾分类并集中清运,想进城村里还有公交,一点儿没觉得比城市差。”为此,他放弃随子女进城居住。
和李圣太一样,平安村很多老人看到村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都不愿进城了。从去年起,村里先后有30余户村民的子女帮父母在村里装修了房屋,并透露退休后要回农村居住的意愿。
实践表明,通过持续不断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起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才能留住原生态的鸟语花香和田园风光,才能留住乡愁,进而带动乡村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
从辽东到辽西,从辽南到辽北,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同地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结合自身条件因地制宜施策,走出不同路径并摸索出不同的经验。
柏油路通了,文化广场建了
环境治理方便了村民生活,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质
“院子里堆柴火,院角有个旱厕,院墙下是柴火堆或稻草垛,院外的沟坑里污水流,倒垃圾也很随意。过去,家家都这样。”盘锦市大洼区平安村党支部书记金勇说。
借盘锦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全域旅游之机,平安村的人居环境治理坚持推进“四化”,即道路硬化、环境绿化、街路亮化和村屯美化。为了突出朝鲜族民族特点,平安村请来了专业团队对全村庭院进行高标准的庭院美化设计。现在,柏油路通到每户居民院门口,村文化广场建了起来,街路两旁立起了太阳能路灯,每户庭院都种上了花草和景观树……
令人意外的是,在大城市都难以推行的垃圾分类制,却在平安村深入人心,每家都有3个不同颜色的垃圾箱,分装可降解、不可降解和餐厨垃圾。
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建立了“户分类、户处理、不出院、零填埋”的处理体系,旨在从源头上化解农村垃圾乱排放问题。
在金岗村主道两旁,“垃圾分类我先行”等宣传标语非常醒目,全村看不到一个垃圾箱,原有垃圾箱的位置栽上了各色花草。
金岗村定期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村干部入户走访手把手教村民分类方法,常态化进行垃圾分类评比,让村民们牢固树立垃圾分类意识,并将垃圾分类的方法烂熟于心。过去金岗村每周要清运10车垃圾,垃圾分类后每周只有半车的量,实现了少花钱多办事,关键是改掉了村民垃圾堆墙角和扔河套的不良习惯,村中环境大变样。
农村环境整治,是个老大难问题,“老”在多年陋习,“大”在千家万户,“难”在除旧布新。记者了解到,我省高度重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2014年就全面启动了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出台了系列指导性文件及政策。
建设“美丽乡村”先要“美化乡村”,而消灭垃圾乱扔、污水乱排、柴草乱堆、旱厕简陋等现象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地方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已由过去的专项突击式、运动式治理,向以问题为导向、系统化治理转变。
锦州市义县张家湾村坚持按标准推进治理工作,安装自来水195户,清理硬化河道1000延长米,修建标准化卫生厕所100座,村内道路硬化2.8公里,安装路灯137盏,净化新修建标准垃圾池33个,清理垃圾800余吨,绿化栽植景观树木1.2万余株……如今,张家湾村俨然一个城市社区。52岁的村民潘润民说:“改卫生厕所后,住城里的外孙愿意常回来了,全家人的卫生觉悟也提高了。”
显而易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突出了硬件“补齐短板”,是因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关联着村民切身利益,效果也非常直观,在方便村民生活的同时,也逐步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对其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正面影响。
“环境好了,老百姓的精气神儿都上来了,开展基层工作也比以前容易了。”锦州市义县头道河镇党委副书记张文铮说。
村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村规民约得到完善
环境治理注入了精神内涵,乡村从“面子”美到“里子”
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离不开长治久管,长治久管则离不开以村民为主体的积极参与。
今年7月发布的《辽宁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人居环境整治,要以村民为主体,激发动力,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和爱护环境的积极性。今年,建设美丽乡村300个。到2020年,美丽乡村达到900个。
过去,新宾县的农村同其他大多数农村一样,对生活垃圾治理主要是“突击式”“运动式”的集中治理,虽然增加了垃圾车、建填埋场等投入,但仍然无法减少垃圾产出量,陷入垃圾越治越多、末端处理设施永远不足的怪圈。
新宾人意识到,环境治理中如果群众参与意识不强,不赋予群众主人公角色,美丽乡村建设尤其是后续管理将事倍功半。而后,新宾县建起群治群管的长效机制,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两年来,新宾县仅垃圾处理费就节省近4000万元。
平安村在建设美丽乡村初期也遭遇过“干部甩膀干,群众背手看”的窘境。“为了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了全村示范户评比活动,对验收达标合格的农户以奖代补,很快就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示范效应。”金勇说。
乡村美化起来后,后续管护成为农村面临的另一课题,但同样离不开村民的参与。
在大连市甘井子区棠梨村,有一支由18名老党员、退休干部和热心群众组成的义务巡查队伍,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巡查管理。队员姜淑君老人说:“别看我们是志愿组织,但巡查的片区、频次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我每天都要把自己的管片儿过一遍。”
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如果说农村硬件设施提升和完善,使美丽乡村有了“面子”,保护了乡村的“形”,那么如何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留住乡村的“魂”,才能使美丽乡村美到“里子”。
鞍山海城市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时,各村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组建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持续开展道德评议、文明劝导、调解纠纷等活动,强化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当地还坚持把文化生活美作为村民素质提升的载体,已建起300多个农家书屋,为基层配发图书8万多册。
十多年前,葫芦岛市南票区于家村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依托发展棚菜经济,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专职人员负责村路清洁和花草养护,村内垃圾存放点定期清运,村里的志愿者服务队也经常开展维护家园整洁活动。如今,全村的硬化、亮化、绿化、净化面已达到98%以上。
于家村每年都要开展民主评议,推选“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族”“卫生文明户”,褒善贬恶蔚然成风,文明乡风使环境整治和管护更得力。
环境美了,生态优了,产业兴了
依托美丽乡村,农村产业经济活起来
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和后续管护,资金投入是关键保障。
盘锦市盘山县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他们村几年来实施厕所进屋、污水集中处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供暖、燃气入户等,市、县、镇三级的投入就超过1000万元。现在,上级每年拨付的村集体经费中,还有一笔美丽乡村专用经费,用于乡村环境的维护,“没有这样的资金支撑,单靠村里力量根本不可能完成。”
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其他条件限制,“盘锦模式”并不容易在省内其他农村复制。朝阳市建平县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坦言,由于没有经费投入,他们村的人居环境治理停留在“庭院和主干道两侧看得见的地方没有垃圾”上,村里的首要任务还是发展经济和脱贫。
依靠省里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投入,锦州义县拉拉屯村完成了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也是当下我省各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模式。
拉拉屯村党支部书记冯朝志表示,人居环境改善提振了基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老百姓致富的心思也活跃了,作为集体经济空壳村,他们亟需补齐集体经济短板,继续用发展来解决诸如生态、民生等问题,美丽乡村的管护,眼下是上级政府的投入支持,但从长远来看还是要依托村集体自身经济力量的壮大。
建设美丽乡村,既要注重提升“颜值”,还要注重涵养“气质”,更要带动“美丽经济”。环境美,不是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终点,各地需要因地制宜,为农村环境治理和生态改善找到一条可持续之路。
岳梅霞所在的三十道河村山高地少,几亩薄地只能维持一家的温饱,手上并不宽裕。自打村里环境治理并大力发展满族风情旅游,她家盖起700多平方米的楼房,接待游人餐饮和住宿,每年营业收入10多万元。
如今,三十道河村的沙河子满族村寨42户居民中,就有19户开起了农家乐。村党支部书记岳俊义说:“村里依托旅游业,并结合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山野菜、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把农民从传统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人均增收5000多元,相关产业经济也活了起来。”
盘锦市大洼区平安村的做法,是把建设美丽乡村与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去年该村依靠特色酱菜产业和朝鲜族日常生活体验式民俗旅游,创造经济效益75万元,实现村集体收入26万元。同一地区的石庙子村,也因实施乡村环境治理,村民从过去单一的“土里刨食”,发展起乡村旅游、认养农业、精品民宿等特色产业。
东北财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徐祥运表示,受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的制约,以及公共财政对农村投入长期不足,农村人居环境的欠账仍然较多,而且增强群众环保意识、改变落后生活习惯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注定是一个长期过程。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既要解决当前的投入问题,也要解决后续的管护问题,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与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实现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徐祥运说。(记者/胡海林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