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坡荡起时代风,延河两岸沐春风,安塞旋起田园风……山清水秀环保风,人居回归自然风,山山水水生态风,家家户户富裕风,老老少少文明风,时时刻刻幸福风。”一首陕北说书《风起安塞》道出了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人民如今美好的生活景象。
暑去秋意浓,云闲远碧空。行走在安塞乡间,你会有一种置身江南的错觉,曾经的梁峁裸露、黄土漫天已经成为回忆。山峦起伏绿树葱茏,河水清澈蜿蜒流淌,道路宽阔平坦如镜,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房前屋后花树掩映。人们在充满诗意的“大家园”中享受着生活的舒适与温馨。
“改善人居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安塞区委书记任高飞一语点题,“整治城乡人居环境,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内容多、任务重的系统工程,更是功在当代、惠泽千秋的造福工程。”2018年以来,安塞不断深入推动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以“市区一体、产城融合”为主线,大力实施“城市引领、文旅兴业,能源支撑、农畜富民”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生态美、百姓富、民风实的“陕北新天地”,最终实现生活在城镇、产业在农村、致富在文旅。
机制引领保长效
“总听干部们说风起安塞了,我也不懂什么风,反正和以前是大不一样了。以前门前路边乱糟糟,现在整个村子整洁了,家门口也非常干净,倒垃圾有垃圾桶,厕所都进院子了,我们这偏僻的农村也有了城市的感觉,美着哩!”8月12日,安塞区招安镇龙石头村村民云贵莲笑着对记者说。原打算离开村子跟儿子去城里住的她,看着换了新颜的村子,打消了这个念头,选择了留守。
今年新年伊始,安塞区就启动实施了63个重点项目,其中涉及人居环境改善的就占52%。区里成立了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任组长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职机构,各镇(街)也配备了专职领导和专职干部,自上而下形成了强大合力。
“不搞高大上、不搞一刀切,不破坏生态环境、不破坏原始村容村貌,留住乡愁记忆、开发保护并举、展示民俗文化,是我们美丽乡村建设坚持的底线和不可逾越的红线。”安塞区委常委陈富山向记者介绍道。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安塞按照“先川道、后拐沟,由近及远、以点带面,集中连片、成片连线”的发展格局,结合各镇(街)、村的产业现状、资源禀赋、文化底蕴等,采取“六化同步”的方式(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文化、硬化),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休闲农业示范村——宋庄村、观光旅游度假村——南沟村、历史文化村——龙石头村、现代文明示范村——茶坊村、高效休闲设施农业旅游村——边墙村、红色文化村——王家湾村……28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各自呈现着与众不同的特色,讲述着各自丰富多彩的故事,让来到这里的人们体会到不一样的美景和乡愁。
临近中午,沿河湾镇茶坊村的贫困户王喜娃带着刚捡的垃圾再一次走进了村里的“垃圾兑换银行”。5个矿泉水瓶积1分,50个烟头积1分……在“垃圾兑换银行”,王喜娃累计积分60分。加上他家室内整洁,积极参与村里集体活动,他在村里的“爱心超市”又累计积了30分,他用这累计的90个积分兑换了两支牙刷、一盒牙膏。
在“爱心超市”里,只见货架上货物琳琅满目。与其他超市不同的是,这里的货品都用积分标注一清,各种分值的商品应有尽有。
“厅堂院落干净整洁积5分,家畜圈舍远离住所50米以外积5分,厕所整洁干净积5分,主动参与村上组织的清扫公共场所卫生、清理公共垃圾桶积5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主动认领责任区积5分,房前屋后种植花草树木积10分,垃圾分类处理,践行厨余垃圾堆肥等环保生活方式积15分……”茶坊村大学生村官李艳详细地介绍着村民获得积分的标准。
积分是一种奖励,更是一种激励。沿河湾镇把“垃圾银行+爱心超市”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村民把可回收的生产生活垃圾在“垃圾兑换银行”进行兑换积分,积累的积分可以在“爱心超市”兑换生活日用品,同时践行其他环保生活方式,引导群众共建美丽乡村。
沿河湾镇、招安镇推行“垃圾银行+爱心超市”的做法只是全区的一个缩影。安塞区通过建章立制、监管并举,建立了“5+2”网格式管理机制,即区政府主导、镇(街)主责、村委会主抓、村民小组主管、群众主体的五级管理和社会监督、业务部门监督的二级监督机制,以及“三长”合一工作体制(河长、路长、村长),将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软硬兼施”靓家园
漫步于招安镇龙石头村,这家的门垛爬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那家的围墙上顶着黄澄澄的大南瓜,美不胜收。68岁的刘战胜老人正在清扫街巷,他一丝不苟,不放过每一片落叶。村里有两名保洁员,他是其中之一,每月领取500元工资。“真没想到,过了大半辈子的农村生活,现在改厕、改水、改路,整个村子面貌干净整洁,生活更方便舒服了。”谈及改善人居环境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时,村民宋占亮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院子已旱厕改水厕,采用三格式化肥池,经过密封、厌氧、发酵,可以将粪液回收利用到田地里。
“花带上路、绿色进村、产业到户、厕所进院、淋浴进家、污水进池、垃圾进场……现在农村人的生活快要赶上城里人了。过去垃圾在院子里一堆,没处倒就从河畔倒下去,现在都倒到垃圾桶里。原来用的厕所又脏又臭,现在又干净又没有味道。家家都有洗澡间,从地里干完活儿,进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进洗澡间冲个澡,舒坦。”龙石头村村党支部书记刘占飞感慨地说。
高桥镇大棚种植户较多,垃圾成分复杂,数量巨大,大都是大棚内的烂瓜烂叶。通过建起一座阳光堆肥房,将剩菜剩饭、菜根菜叶、果壳瓜皮、过期食物及其他一些可腐烂的垃圾收集后,经过阳光堆肥房变身为有机肥。临时回收不易腐败的垃圾,然后集体运往垃圾处理厂。
沿河湾镇人大主席胡峰介绍道,今年以来,他们镇的边墙村对村庄、道路、山体、河道周边的陈年垃圾,柴堆、粪堆、石堆进行了彻底整治,对40余座旱厕进行了集中拆除,并在道路两侧、山体、河道沿线栽植了常青树,种植了格桑花、百日草,村庄美、河水清、天空蓝的农村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人居环境中的软硬件建设是乡村振兴中必不可少的生态文明考量。”安塞区人居办主任张小龙说,“软件方面,我们全面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点兑换’的垃圾处理运行模式,配设保洁员、卫生员和村级河长及河道巡查员496位,建立健全村级卫生管理制度、让城管执法深入镇村等等。”硬件方面,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厂1座、垃圾压缩站8处、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市场1个、垃圾兑现银行和爱心超市117个,配设分类式户用垃圾桶2.5万个,村庄周边和道路沿线摆放垃圾箱256个,配设电动垃圾收集车31辆、垃圾清运车20辆,目前垃圾的收集率已达到71.6%,新建12个污水处理站、两个污水厂、10个垃圾中转站,全面启动一污、二污提标改造工程建设。
美丽产业富口袋
招安镇龙石头村村民宋占军有一个叫花仙谷的花圃,因为养花,他从一个贫困户一跃成为全镇的“脱贫之星”。
走进宋占军的花卉大棚,只见红色、黄色、粉色的非洲菊争鲜斗艳。“这个棚有非洲菊1.1万多株,一株可以产10-12枝花,一枝花能卖上七八毛钱,一茬下来最少能卖五六万元。我还种了玫瑰,原来玫瑰只能从昆明调,一扎20株32元,还不包括路费,我这玫瑰从发芽到开花45天一茬,一扎30元,全都被延安、安塞的各大鲜花店预订了,根本不愁卖!”
宋占军以前种菜,因为种植技术不过关总赔钱。恰逢村里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从小喜欢养花的他觉得机会来了,着手发展起了他的“美丽事业”。“大队书记给我拿了1万元,包村干部给我拿了1万元,还帮我贷了5万元小额贷款。”在镇、村干部支持下,宋占军的“美丽事业”开花结果,在拿到了花卉种植新型职业农民初级证书之后,他又信心满满向中级发起了冲击。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关注美的追求和精神享受。”宋占军告诉记者,从他这里买好几十元一盆多肉盆栽的村民不在少数。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帮助自己从事了美丽事业,更扮靓了村民的家。
走进化子坪镇河西沟村湖羊养殖场,1000多只温顺的绵羊在宽敞的圈舍里自由走动。提起羊子养殖转型发展,化子坪镇党委书记野根利深有感触:“湖羊胆小,不会上山,适合圈养,这破除了多年来的林牧矛盾问题,而且湖羊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破解了拐沟山区群众如何脱贫致富的难题。”
今年以来,安塞区在养殖湖羊的基础上,引进新品种萨福克种羊进行培育杂交,实验探索出最优品种进行推广。安塞区畜牧局局长盛小云说:“养山羊每年每只最多收益295元,用杂交培育的绵羊替换山羊,每年每只羊的收入能达到900多元。”
沿河湾镇把改善人居环境和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对全镇15个村的产业发展重新定位,确定苹果专业村5个,大棚专业村6个,养殖专业村两个,三产服务业村两个,让每一个村的发展有目标、有方向、不走弯路。
“农民要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首先物质上要有保证,物质保证就是产业体系的建立,通过产业让村民增加收入,自然而然就提高了生活质量、文明程度。”安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峰说。
新风提升幸福感
沿河湾镇茶坊村中心广场有个长廊,盛夏来这里消夏纳凉的村民可不少。“以前没事就打个麻将,现在群众都在凉亭下聊天,这个问你今年种大棚收入多少,那个打听果园里虫子多了要打什么农药。白天生产上互相沟通长知识,晚上跳个舞活动活动强身体。”茶坊村村民高树林说。
创建人居环境示范村之初,茶坊村组织村民进行大规模的打扫卫生,改善村容村貌,但是保持得并不好。大多数村民觉得农村就是农村,卫生打扫得再好也没用,粪堆、柴堆、生活垃圾还是像往常一样堆放。在村“两委”的号召下,首先对村委会旁的41户村民着手管理,村“两委”班子亲自入户打扫卫生,老党员高树林率先响应,除了将自家卫生收拾干净,还主动承担起巷道的保洁监督工作,谁家门口不干净,他会耐心劝说。村民一开始还说他倚老卖老,时间一长,整洁的环境实实在在给村民生活带来了方便和舒适,村民都不说风凉话了,并慢慢加入到了环境卫生整治的队伍中。一组组长李健娃的妻子柴桃桃配合丈夫工作,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她说:“虽然我们身在农村,但是却过着和城里人差不多的生活!”
刘平安是龙石头村的村医,村里水景观刚建成时,村民们总是随意向水里扔垃圾,他主动提出管理水景观,义务打捞垃圾,经常劝说村民改变随意扔垃圾的陋习。渐渐的,水景观里再也看不到垃圾了。
今年3月,坪桥镇党委书记孙宏宇来王家湾社区高川村与村民一起商订该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高川村党支部书记孙海娃提出利用村里的水塘多,种一些荷花,吸引游客来欣赏,同时也让村子更美丽。村民高长水是村里有名的“百事通”,他知道很多关于高迎祥的故事,“旅游发展起来了,我做义务讲解员。”
“‘陕北新天地’和煦清风,‘鼓舞新时代’黄土雄风!”一项项改善人居环境的措施在安塞落地实施后,改变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更是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保护环境成为村民们的自觉行动。通过人居环境改善,安塞农民的生活环境变美了,收入增加了,生活质量提升了,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