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让我来扶贫,那我得做一点实事,不管困难有多大。”2015年10月,张保太带着这样的想法从省渔政管理总站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艾斯力金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担任第一书记。
经过前期的走访摸底,张保太发现艾斯力金村的部分牧户还住在危旧的土坯房中,饮水靠车拉人扛,部分道路夏季盐碱翻浆,群众观念落后,党员活动室透风漏雨,无村集体经济……
“你们这是在搞虚套套,还不如给我们送点米面,买几只羊来得实在。”在一次走访中,牧民的这句话让张保太深刻地意识到,条件恶劣是先天致贫原因,但病灶在于牧民落后的观念和等靠思想,这也让张保太确定了今后的工作思路,扶贫要先扶志。
加强党支部建设是他扶贫的开始,连续两年为村里送来了慰问金2万元,并从县上争取资金5万元,加强党员阵地建设。同时,组织党员、致富能手和村“两委”负责人到天峻县学习“梅陇模式”,到泽库县拉格日村、赛龙村学习合作社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在村里办了几场培训会、经验交流会。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拓宽了党员群众的眼界、逐步转变观念、提振了信心。
吉日格力是村里唯一贫困户,为让他尽早脱贫致富,张保太先从做好他的思想工作、换脑筋开始,并让他在村里的合作社打工,协调安排了护林员工作。经过努力,现在的吉日格力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变,同时也稳固了家庭收益。
面对村里的困境,张保太说:“我们一方面紧紧依靠省农牧厅的结对帮扶,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另一方面,多方协调,积极落实,从易地扶贫搬迁入手,彻底改变村里基础设施差的面貌。”
为实现全村“真脱贫”,张保太很清楚一定要有村里自己的产业。2016年2月,他们抓住易地搬迁项目,将村子搬迁至紧靠109国道,东临茶格高速诺木洪出入口处。因为这里过往货车、汽车非常多,村子里谋划在建设住宅房屋的同时,建76套沿街商铺,用于发展集餐饮、住宿、汽修、商贸、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第三产业服务平台,着力发展国道经济、高速服务经济。
张保太介绍说,村子将以大型蒙古包为中心,居民住宅呈中心辐射状圆圈分布,党员活动室、卫生室、活动广场等一应俱全,入户自来水、通电、地暖、户户间硬化路及园林绿化、亮化等齐全完备,同时着重突出蒙古族特色,突出乡村特点。目前搬迁住宅已经全部封顶,这次搬迁也彻底解决了村里贫困户无房的难题。
除此之外,在张保太的努力争取下,从省农牧厅落实资金518万元,建成一个养殖小区和两栋780平方米畜棚、一栋1200平方米储草棚,形成了种草、养畜、绿化育苗的多产业增收格局。
转换畜牧业生产方式也是张保太付诸实施的一项举措。让村里的牧民由分散放牧走向集中划区轮牧,同时利用项目资金引进柴达木黄牛137头、藏系羊及种公羊197只,实施高效养殖。截至2017年底,合作社累计分红25万元,每户分红3000到20000多元,牧民收入显著增加。
张保太说:“村上又先后上报了美丽乡村建设方案、易地搬迁绿化方案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正逐步推进,计划2018年全部建设完成,将在109国道上建设出一个生活设施齐全、村容村貌整洁一新、蒙古族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
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张保太为牧民盖新房、定产业、修商铺,实现了分红。驱车8万多公里跑项目,记不清多少次开会到下半夜甚至天亮。让村子通了第一条硬化路、打了深水井、有了规范化养殖场,村容村貌、牧民收入有了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记者 程宦宁 通讯员 省天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