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米作为中药材,性微寒、味苦,具有润肠通便、止血凉血的功效。但因其颗粒小、产量低、不易采摘,往往被人们忽视。然而,在山西省河津市柴家乡下牛村,村民杜国良却把槐米做出了名堂,成了河津市柴家乡下牛村2000余人的“摇钱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采摘槐米比打工、种地收入高,村民就成群结队在山沟里采摘槐米,近处采完,就到远处采摘,早出晚归,有村民一天就能收入50元钱。杜国良就是“采摘大军”里的一员,爱琢磨的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槐树像种苹果树那样种在地里,村民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再加上精心管理会不会收入更高些?
1988年,杜国良做出了惊人举动——在自家地里种上了村里随处可见的槐树,精心地浇水、施肥、修剪,一天天看着槐树长大。等到收获时,却发现槐树光开花不结籽。精心培育了五年的槐树,以失败收场。忍受着众人的非议,杜国良没有放弃。他从苹果树嫁接技术上得到启发,先后到山西运城、湖北等地取经。在试验过100余个槐树品种后,2014年,杜国良终于筛选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颗粒饱满的“耿宝”槐米。2014年11月,他向山西省林业厅提出申请,山西省林业厅就“耿宝”槐米新品种专门召开了认定会,确认“耿宝”槐米为林木良种树种。
杜国良等“土”专家研究选育出的早、中、晚熟系列品种,具有单季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经检测,芦丁含量超过30%。村民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始在地里种植槐树苗。“今年我一亩地收获了3500元,林下还种植了豆类作物,也能收入几百元。”村民杜万管高兴地说。
为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该村采取大户带动、基地示范、连片经营、统一技术、完善配套的办法,集中流转土地连片种植,建设优质槐米种植示范基地,走上了规模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摘自【山西农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