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北京:唤醒京郊沉睡的山林

——北京生态补偿机制调查之二

2018-07-31 09:51:35    北京日报

从2004年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以来,北京山区生态环境发生了大变化。山绿了,林密了,农民走上了看山护林的生态公益岗位,还能按照股份享受林子的生态效益分红,靠着林子手头有了活钱儿。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政策所能给予的生态补偿金,渐渐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光靠“吃政策”,不行了。

昌平区流村镇韩台村党支部书记韩长生说,村里有1.6万亩山场,但村集体没有产业,靠区里转移支付,每年会有一笔20多万元的公益金,但只够维持村里的水电开支等基本运行。“其他的,别说修路、打井了,就是慰问老人、帮扶困难户,也要向镇里打报告单申请资金。”

这也是广大山区村普遍面临的困境。山养起来了,一草一木动不得,全市1100万亩集体林地成为静态的资源,一直在沉睡中。

为唤醒沉睡的资源,给农民创造更多增收路径,近年来,市园林绿化部门和本市7个山区开展了新的探索。

一个大胆的创新就是林权抵押贷款。市园林绿化局和金融机构合作,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就像城里人用住房抵押拿贷款一样,农民也可以用自己承包的林地作为抵押,从银行申请贷款。不仅仅限于苹果、桃、梨等经济林,主要由松、柏、榆、槐等树种构成的集体生态林也能纳入抵押范畴。

这是历史性的突破。农民拿着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林权证书、股权证书,可以到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贷款期限最高8年,按照项目的具体情况,财政还会给予最高6%的贴息。

平谷区镇罗营镇下营村的孙宝军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13年他用果园作抵押,从银行申请到30万元贷款,发展林下经济。“谁能想到我那400多棵桃树,除了长桃,还能给我生钱呢!”拿到贷款的那一天,孙宝军喜不自禁。

自2013年至2016年底,本市林权抵押贴息贷款累计达5.14亿元,实现贴息3205万元,促进农民增收千万元。2014年,门头沟龙嘉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又以林权证抵押获得贷款10万元,成为全市生态林抵押贷款的第一例。

南方省份蓬勃发展的家庭林场在北京也有了试点。2015年,房山、昌平、怀柔3区共建成16家家庭林场,65户农户参与其中,成为家庭林场主。和经营承包果园不同,家庭林场经营管理的绝大部分是集体生态林。这些林子过去一直处于被保护状态,几乎不产生经济效益。

昌平区韩台村是家庭林场试点村之一,村党支部副书记韩瑞稳带头,承包了100多亩集体生态林,在林下种黄芩、栗蘑。一个人顾不过来,就雇了本村七八位村民,一起帮着忙活。

因为是试点,区园林部门集成了相关政策,对家庭林场在菌棒、中药材籽种等方面给予补贴。种出来销路也不愁。黄芩可以直接卖给本镇的制药厂;栗蘑则卖给周边的饭店、民俗村,最贵每斤10元。

在保护林地的前提下建设家庭林场,发展林下经济,让既不能卖木材又没有果实赚钱的生态林,也有了“生金”的可能性。

不过相比于家庭林场,让林子边呼吸边挣钱,更让人耳目一新。

怎么个挣法?房山区周口店镇作出了尝试:镇里开发了4605亩碳汇林。2016年,通过北京市环境交易所牵线搭桥,这片林子一年半时间里吸收的2530吨二氧化碳被卖给了一家企业,一吨价格30元。

卖炭获利不新鲜。可二氧化碳为啥也能卖出钱来?原来,北京市在2013年就已经开启碳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行配额制管理,如果所拥有的配额无法满足自己的排放需求,就需要购买一定比例的项目减排量对碳排放进行抵消。购买林业碳汇正是抵消途径之一。

和普通的树林相比,碳汇林生长速度更快,树木每往上蹿一厘米,都要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作为营养。生态名词叫“固碳释氧”。经过专业机构测量、认定,碳汇林在一段时间内所固定下来碳就可以上市交易。周口店镇通过“卖碳”,农民可以从生态保护中获得更多收益。

还有更多致富途径正在探索中:怀柔通过森林健康经营,让荒山密林变成山野公园,招引游客进山休闲;昌平在浅山造林,让山区农民和平原地区农民一样享受土地流转政策;密云冯家峪镇让濒危的中华蜜蜂在青山绿水间安家,甚至建起了全市首座崖壁蜂场,所产蜂蜜的价钱是普通蜂蜜的十多倍……

探索并非一帆风顺,创新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例。北京山区更多的是生态公益林,林地作为抵押物,金融机构面临着终极处置的难题,所以整体的推进速度并不快。家庭林场,面临着小、散、不成规模的问题。至于卖碳汇,不仅在树种上有特殊要求,还必须是权属清晰、至少能持续保存20年的林地,并且还要符合国家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的相关规定。所以,也不是解决山区农民增收问题的万能途径。

发展中的问题还是要靠发展解决。如何让京郊大山活起来?答案仍然是进一步的改革、创新。(记者 王海燕)

相关热词搜索:山林 北京

上一篇:南京开建国家级农业科创中心
下一篇:对口帮扶,如何避免“甜蜜的负担”?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