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栽在花盆里了,这是近两年大前村的新鲜事。7月18日,平定岔口乡大前村,58岁的村民李拉贵正忙着侍弄果树,脸上满是喜悦。“昔日的玉米地几乎全部栽植枸杞和盆栽果树,收入翻番呢。”李拉贵说。
栽植枸杞和盆栽果树是大前村发展特色种植引进的新项目。大前村是平定县岔口乡东北部的一个深度贫困村,依托工商资本的“上山下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许多像李拉贵这样的贫困户顺利“摘帽”,昔日的贫困村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资源变资产。大前村山大沟深,全村500多亩耕地土层虽薄但土壤肥沃。2017年5月,响应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号召,山西美好家居服务有限公司与大前村签订协议,把村里90%以上的土地流转过来,种枸杞、盆栽果树。大前村党支部书记李爱卿告诉记者,土地流转让土地变成资产,流转收入每亩300元,全村全年收入13.5万元。
资金变股金。大前村有17户贫困户,依靠金融扶贫政策,每户贷款5万元,投入到公司。李拉贵告诉记者,资金变成股金,仅此一项,全家年分红3000元。
农民变股东。让大前村村民高兴的是,昔日的农民事实上都已经成为企业工人,每天有了固定的工资,16户31人从事枸杞种植管理,农户工资3.5万元。不仅如此,作为企业股东,农民还有了分红,到2020年枸杞达到预期收益后,按10%的收益分配率分红,每亩约400元,一年18万元。
产业兴也带动了大前村人口回流。几年前,因为贫困,大前村37岁的李彦明携家外出,把户口都迁入附近的河北井陉。200多人口的大前常住人口仅有60多人,如今的乡村振兴战略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去年,和李彦明一样,有8人把户口迁了回来,他们和村里人一起,开始在故乡的土地追逐梦想。
截至目前,阳泉市共有167家民营企业、商会协会与全市13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签订了3年帮扶协议,实施产业帮扶项目32个,惠及7156户、17205名贫困人口。工商资本“上山下乡”,也让农村的要素真正流动起来、活起来,形成推动全市农村发展的新动能。(记者 白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