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好老师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晚上十点半,小学二年级语文课《难忘的泼水节》出现在了微信公众号“霜儿老师”上,欢快的音乐,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语调……从一天一篇,到一天两三篇,再到一天五篇,陈霜录课的节奏越来越快,但她却感觉时间越来越不够用。
“既然来了,我就想多做一点,多帮助这里一点。”去年2月陈霜作为浙江衢州的援疆教师,来到新疆乌什第三小学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师。
“酸甜苦辣”语文课
“干燥,寒冷,灰尘大”,恶劣的自然环境,让这个南方姑娘经常流鼻血,皮肤痒。最让她难受的是学校组织的第一次月考,自己带的班级语文平均分出奇的低。“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一次课堂测验,让陈霜找到了症结所在。
当时,陈霜给孩子们讲“十分高兴”,十分是“很”的意思。孩子们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了。但当陈霜让孩子们造句时,“十分”就变成了“十分钟”“考了十分”……“他们好像是明白了,而事实上根本不明白,因为听不懂。”陈霜说。
怎么办?再上课的时候,陈霜带来了辣椒、糖果、醋等食品,让孩子们尝一尝,体验“酸甜苦辣”是什么滋味,学学“酸甜苦辣”怎么说,怎么写,将一堂课上得趣味横生,孩子们参与度很高。
自此以后,陈霜还给孩子们播放音乐、唱歌、讲故事,在黑板上画画;通过多媒体给孩子们展示外面世界的美食、美景、繁华的都市、美丽的校园……“用各种方法去刺激孩子们,让他们明白,要出去走走看看,就必须学好普通话。”陈霜的方法渐渐有了效果,到期末的时候,全班平均分已经达到了及格线以上。
“霜儿老师”讲故事
一次口语交际课,陈霜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绘本故事《老鼠嫁女》,夸张的语气、夸张的动作,连平时最不爱上课的孩子听课都特别认真了,渐渐地,孩子们经常会“央求”陈霜,多给他们讲故事。
课堂教学任务重,讲故事时间短,怎么才能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语言环境呢?“我可不可以用微信公众号为孩子们讲故事呢?”陈霜从申请微信公众号开始,怎么录制故事,怎么推送,她一点点百度,一点点摸索。
从2017年4月11月“霜儿老师”发布第一个故事《鲜花与大树》以来,已经坚持了一年多了……孩子们放学后可以回家听,可以重复地听,家长再也不为课后教孩子学普通话发愁。
学生孜拉来·买买提艾力说:“霜儿老师讲的故事很好听,每次老师讲的时候,我都会跟着学,慢慢地,自己就会用普通话交流了。”孜拉来·买买提艾力的妈妈巴哈古丽·牙生说:“陈老师通过微信公众号讲故事,孩子每天临睡前都哭着嚷着要听,和孩子一起听故事,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017年12月,在乌什县教育局的支持下,陈霜组织了全县的“霜儿老师”故事大王比赛,孩子们都积极踊跃地参加。“看到孩子学习普通话的热情那么高涨,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陈霜说。
掀起了学普通话的热潮
渐渐地,陈霜不满足于只给孩子们讲故事,“可不可以在公众号上给孩子们读课文呢?”陈霜又主动给自己“加戏”。
在衢州援疆指挥部的协调下,陈霜可以到乌什县电视台专业的录音室去录制课文朗读,有了专业的录音室,陈霜不仅平时“插空”去录,周末加班更是常事。为了赶进度,她不吃午饭、不午睡,在密闭狭小的空间里一录就是一整天。
截至目前,农村双语幼儿园的7册教材和人教版部编本语文教材一、二年级上册总共9册的课文已经全部录完,并被刻成光盘,分发到乌什县72所小学。现在乌什县每一所小学的校园广播在课余时间都会播放“霜儿老师读课文”。
光有课文、故事还不够,还要给孩子们创造更多更好的语言学习环境,陈霜又争取在乌什县人民广播电台开设栏目“跟霜儿老师学普通话”,在全县掀起了学普通话的热潮。
“援疆是我一直想做的事,让新疆的孩子爱上普通话是我的心愿。”陈霜说。(特约通讯员 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