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有着31年党龄的老党员。在他进入全国政协机关工作的13年间,曾先后10余次被评为全国政协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并荣获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他的家庭也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荣誉的背后,凝结着勤勤恳恳、始终如一的努力和付出。他就是刘兴元。
因为“能写”结缘政协事业
1984年,刘兴元考入中央民族学院汉语系新闻专业。他背上行囊,怀揣一百元生活费,坐汽车转火车来到北京。
大学时光中,他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更取得了思想上、政治上的进步——1987年6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回想入党时的情形,他至今依然十分激动。当时,中国女排取得五连冠的好成绩,全社会为之振奋,他也深受感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振兴中华!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李大钊、杨子荣、刘胡兰、雷锋是我最崇拜的楷模,我要向英雄人物学习,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份承诺他牢记在心,并践行于工作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1988年至1992年,他在北京市通县广播电视局工作,主要从事新闻采写和编辑。四年间,他骑车跑遍了全县18个乡镇,与当地干部群众结下深厚情谊。他采写的新闻稿件,获得中国广播新闻奖,这也是通县广播电视局成立几十年来第一次获得全国性奖项。因为“能写”,受到组织上的关注和重视,1992年被安排到北京市人民政府农办山区处,承担文稿起草工作。
一次机缘巧合,他看到《北京日报》上刊登的人民政协报社招聘信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投寄了个人简历。不久后,人民政协报社有关负责同志和他取得联系并当面谈话。1993年5月,正式调入报社,开始了12年的记者生活。从参加“两会”新闻报道,到跟随视察团调研组深入基层采访,与有关部门联系特别是政协委员深度接触,这些宝贵经历帮助他更全面地掌握社情国情民情,更深入地理解统战和政协事业,也为他带来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进入全国政协机关工作。
开发“加早班”工作模式
2005年,刚刚进入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民族处工作时,刘兴元一时有些“发懵”:以前搞新闻工作使用的语言、句式完全用不上了,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学习、熟悉的知识非常多。他暗下决心,要下足苦功夫、练就硬本领。从那年开始,在每天往返于通州住家和西城单位时,他都要随身带着一张纸条挤公交乘地铁——上面密密麻麻抄写着与工作相关几句话,内容是宪法关于民族方面的规定、政协章程、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等等。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学习成效显著、收获颇丰。他感到不论看文件、写稿子还是思考问题,思路逐渐清晰,在工作上愈加得心应手,也愈加增添了信心。
除利用上下班路途时间自学外,他还开发了“加早班”的工作模式。每天清晨7点前,他到达办公室的第一件事,打开电脑上网阅读《人民日报》、《求是》、《人民政协报》、《中国民族报》等重要报刊、媒体,了解国内外时政要闻,随时摘录与民族工作密切相关的文章,并将这些内容分类别分专题地存入他的“资料库”,既为近期筹备调研、会议工作服务,也供筹划未来工作参考。在一次浏览新闻信息时,他看到新华社一条消息:“超4亿国人不会说普通话,主要分布在农村边远地区”。语言文字是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历史传承和文化繁荣等多方面的问题。联系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仍较低的实际情况,与处里同志共同研究,查找并整理了建国以来民族地区关于双语教育和普通话推广的相关政策法规文件近十几万字,提出把“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双周协商座谈会题目的建议,并得到批准。目前,相关调研已于2018年7月完成,双周协商座谈会计划在下半年召开。
调研路上的奋进者
2015年4月,刘兴元迎来了在全国政协机关工作后最难忘的一件事:为筹备“西部农牧区包虫病防治”双周协商座谈会,组织委员赴青海、四川开展实地走访与深入调研。包虫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潜伏期长、早期不易发现,其中的泡型包虫病,因致死率高,又被称为“虫癌”,由该病导致的农牧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十分突出。
调研组由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青海省政协原主席白玛同志带队,11位全国政协委员参加。摆在他们面前的有几个需要克服的难题:一是调研不仅涉及民族地区,更属于医药卫生领域,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二是调研选择的四川甘孜州石渠县、青海果洛州玉树州,素有“生命禁区”之称,均为包虫病重灾区,需要注意减少感染;三是上述两个地方山高坡陡沟深路远,海拔4000米以上,路程2000多公里,既要完成调研任务,又要保证安全。
尽管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在调研中,刘兴元还是感到了明显的高原反应——头疼胸闷、呼吸急促。他清楚记得,调研组一行开车前往四川省石渠县,一路上冰天雪地,雪花漫天飞舞。当看到疫区群众一双双渴望救治的眼睛,看到委员坚持走访医院、探望卧床的患者,同当地群众手握手座谈交流、一起进餐喝水时,他感到“内心的震撼”和“深深的感动”。他克服高原反应等困难,举起手中的相机不断地拍照、摄像,拿起手中的笔,认真收集记录包虫病危害真实情况,晚上及时做好有关文稿资料整理工作。
回到北京,在筹备双周协商座谈会过程中,他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制作一个视频短片,帮助与会同志更直观地了解包虫病危害情况。他认真整理在现场拍摄的录像照片资料,同时向调研组全体同志征集相片,最后从500多张照片中,选取30多张最有代表性画面,一帧帧地细致编排,制作了总长4分37秒的短视频,在双周座谈会上播放,得到领导肯定。本次双周会视频首次实现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网络播放,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双周协商座谈会的信息专报,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年国家就启动包虫病防治试点工作,出台《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中央财政连续两年投入防控经费9亿多元。媒体已陆续报道包虫病危害得到有效遏制,牧区各族群众正在摆脱“虫癌”困扰。
维护民族团结的热心人
作为一名从事民族团结工作的机关党员干部,刘兴元心里始终有一份责任。由于工作需要,他每年都要赴民族地区调研。工作中,他尤为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主动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几年前,青海省政协一位藏族干部在民族处挂职锻炼。了解到藏族同胞有喝奶茶的习惯,他特意从家里带来给这位同志品尝。挂职期间,这位同志的家属从西宁来北京探亲,他知道消息后,主动前往看望关心,在几位家属离开北京当天,专门陪同送上火车,藏族同胞的家属感动得热泪盈眶。今年4月份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调研期间,看到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的实际困难,他当即将随身带的1000多元钱悉数留下给孩子上学用。
年轻同志的领路大哥
刘兴元喜欢读书,床头总是摆放一些书,闲暇之余翻看,其中包括《毛泽东选集》和《平凡的世界》等。最欣赏毛泽东同志诗词中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他的理解是:在这世界上,不是说我们什么事都能做,都难不住我们,而是要有一种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敢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气概。他也非常欣赏《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所展现出的乐观积极、昂扬向上的锐气。“认真、诚实、坚持”是他的“自画像”。他认为,高楼万丈平地起,把小事做好,把简单的事情认真做好,就是不简单。
他的行为也影响着处里的同志。2013年、2015年先后有2位新同志进入民族处工作。在与新同志的正式谈话中,他总要强调,民族宗教领域所涉及的问题广泛,要不怕辛苦,不怕劳累,天天搜集资料,天天琢磨,不能间断。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要文件和领导讲话要多读熟背。这样做不能看作是重复,而是不断深化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取得正确认识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平时积累的掌握的情况越多,越系统,在关键时才越有办法,急中生智的“智”才有基础。
尽管是一个小小的处室,却是他善治的舞台。工作中,他用心锻炼年轻干部,统筹兼顾、合理分配任务。不仅将一些重要的、核心的工作放手交给年轻同志办理,而且注意纠偏提醒、及时指导。他尤为重视年轻同志的文稿写作能力,采取文稿互校、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培养锻炼,对于一些重要的文稿起草标准、要求等文件,不仅详细解释说明,而且专门张贴在办公室文件柜上,方便大家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年轻同志做得好的方面,他从来都会不吝点赞;做得不好的方面,则以合适的方式点明问题。在他的帮助下,民族处2位同志业务水平迅速提高,已经独立完成调研报告等重要文稿起草工作。2017年底,一名同志还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都十分感念遇到了一位很好的“领路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