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的海洋科技队伍中,隶属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国家队”的代表性成员。2017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成功完成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工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实现了中国在这一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王宏斌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形成强大的海洋地质调查能力,装备技术的自主化至关重要。展望未来,海洋地质调查需要在关键技术领域针对“卡脖子”问题,集合精锐力量开展自主研发。
海洋地质调查需要科技突破支持
谈及海洋科技,王宏斌感慨良多。作为科研人员,他深刻感受到先进理论和技术装备对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海洋地质调查是海洋研究的基础领域之一,没有先进的技术理论和技术装备,我们的工作寸步难行。反过来说,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大幅提升调查能力,取得突出的调查成果,大幅提升我们对海洋的认知和理解。”他说。
2017年5月至7月进行的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连续产气60天,累计产气量达到30.9万立方米。这也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
天然气水合物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战略性替代能源。此次试采在理论领域实现了多项自主创新突破,在技术领域实现了六大技术体系、20项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此外,我国在试采中掌握了钻完井核心技术,构建了深水浅层钻完井技术体系。
从1999年我国启动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及试采工作以来,王宏斌就一直奋战在科研一线。他说,没有科研理论、科研技术的积累和突破,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的创纪录突破就不可能实现。
海洋基础调查与科研将发挥重要服务作用
2017年8月,《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图集》被送往国家有关部委以及珠三角9市政府和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回顾这份成果,王宏斌说,对海洋经济发展而言,海洋基础调查与科研发挥着重要的服务作用。
以华南区域为例,通过在泛珠江三角洲重点海岸带开展综合地质调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系统完成了珠江口近岸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推动了我国近海环境地质研究快速发展。
此外,近年来广东一系列涉海“超级工程”、重大项目,也都需要海洋科技的支持。王宏斌说,正是依托海洋调查工作的突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先后为港珠澳大桥建设、核电站可行性研究物探勘测工作、琼州海峡跨海工程等重大项目提供地质勘查支持,为这些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支撑。
海洋科技发展须落实需求导向
今年4月28至30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科考船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探索一号”科考船于南海展开联合科学考察活动。这是我国首次实施的两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大深度潜水器的联合深潜科学考察活动,不仅推动了国际前沿科学问题的联合攻关,也为国产深海技术装备的业务化协同作业发挥了先行示范作用。
“海马”号和“深海勇士”号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重大科技装备,被视为我国掌握深海探测关键技术、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和国产化高新技术装备实际应用方面的典范。
王宏斌说,在“海马”号研制过程中,“以需求为导向”是最重要的经验之一。
“和一些科研技术装备、科研技术成果在验收、结题之后就被束之高阁相比,‘海马’号研制完成后很快就投入了生产应用,关键在于这个项目落实了用户主导、需求主导原则,研制方向和具体技术指标清晰、确定,少走了很多弯路。”他说。
围绕海洋科研与海洋装备研发的关系,王宏斌认为,应当集合精锐力量,实现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各机构和单位的特长。此外,还要充分认识到示范应用的重要性。
“做出来东西,不能只通过验收、结题,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必须在科研项目启动之前就设想、准备好应用场景。”他说。
展望未来,王宏斌说,未来我国海洋科技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关键性共性技术研发和颠覆性技术的创新。“我国海洋科技和海洋装备产业仍处于追赶阶段,很多环节、领域、技术、产品,都还要下大功夫实现技术突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国海洋事业的全面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