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山东省副主委、山东画院院长 孔维克
作为孔子第78代嫡系裔孙,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山东省副主委、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今年,他带来了“关于推广文明传习新载体孔子学堂”的提案。
孔维克委员介绍,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强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环境。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后不久,中国孔子基金会进行了创新探索与实践,通过孔子学堂公益文化项目的打造,让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普及、传播工作长期持久地融入百姓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真正实现深耕厚植、成风化人。”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孔子学堂已成为新时代中华文明传习的新载体。孔维克委员对此颇感欣慰。
孔子学堂的创办,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社区、学校、机关、乡村、企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在时代担当上坚持“为老百姓服务、为新时代服务”宗旨,让百姓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在内容建设上,孔维克委员介绍,孔子学堂以“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为学堂堂训,推行“学书法、诵经典、兴礼乐、祭先贤、倡民俗、办节庆、评先进、树榜样、传家风、立信仰”教育。在学堂建设过程中不断发现特色典型,通过书法、绘画、烹饪、戏曲、武术、中医、剪纸等等形式开展文化教育课堂,挖掘和培养了一批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志愿者队伍,让中华文明真正起到“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
据孔维克委员介绍,近五年来,孔子学堂的建设遍及全国各地,现已建成1800所,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并在海外建成12所。学堂始终坚持“多元开放、共创共享,线上线下、教学相长”方针,坚持“生活化、大众化、年轻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政府支持,堂主自愿、群众自觉、行业推动、城乡互动、专家指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在管理机制上实行“申办审批、授权备案、监督管理、交流互动、指导协调、培训提升、表彰先进、动态管理、违规淘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