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中国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 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并可能于短期内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在国防与科技方面也有突飞猛进的成就与进展, 俨然已经迈入一个新的时代。坚持中国特色是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际话语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回应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特色高度关切的现实需要。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如今我国在经济、科技、国防和综合国力等方面进入了世界前列。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无疑,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占据着更加重要的位置。
从世界发展看,近年来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不稳定性因素逐渐上升,频繁出现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乃至大范围经济危机,致使西方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走低。反观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近五年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欧美日的总和。在这样的经济发展变化中,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地位的提升正在并将长期持续改变中国在世界各领域中的影响力。近年来,在国际社会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不仅是一种正在形成的客观事实,更是一种推动世界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赋予我国的责任与义务,中国有能力推动新的世界格局朝着更加公正、和谐的方向发展。
一、经济话语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世界经济话语体系安排是根据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世界经济格局确立的,虽然之后不断修正,但七十年来并未有根本的变化。随着世界进入新时代,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在不远的将来必然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经济体的国家,有必要从五个方面争取自身的话语权。
第一,中国在变革后的国际经济秩序中与自身地位相称的话语权。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为过去的世界经济发展产生过积极的效果,但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已经越来越不能够客观地维护公平公正。因此,有必要依据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说服现有国际经济组织和安排,推动国际机制理念、规则的变革,引导全球发展资源配置均衡化,以更合理的方式分配世界发展的福利,使之更符合我国和世界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
第二,人民币和中国金融安排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首先是适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使之成为与我国世界经济地位相称的国际本位货币。一方面逐步摆脱美元对我收取的巨额铸币税;另一方面使人民币能够收取与我国经济贡献相当的国际铸币税。其次是建立我国金融安排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一则可以减少国际金融动荡对我国的冲击;二则如果我国金融出现不可避免的波动,可以依托金融利益共同体的力量降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三则可以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利益分配格局中为自身争取到更多权益。
第三,在全球投资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全球投资持续低迷,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全球治理体系缺乏平衡性和公正性,已无法适应新的世界经济格局。面对这一突出问题,作为全球第二大的吸引外资国和第三大的对外投资国,亟需增强我国在全球投资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促进和引导全球投资体系朝着更加公正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要通过经合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贸易组织等平台阐明我国的立场,形成统一的多边投资规则;同时要与不同区域、不同特点和较大规模经济体开展大胆接触和深度探讨,以分板块、分阶段的方式逐步建立全球多边投资体制,使之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整体发展服务。
第四,在构建国际经贸谈判新机制中的话语权。二战以来的国际贸易规则虽然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呈现出双边化和地区性化的趋势,但总体而言国际贸易规则的话语权始终掌握在西方国家的手中。这种旧有的规则体系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不利于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与这一体系的弊端息息相关。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现有的经贸机制已经严重影响到世界贸易的发展,而作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我国要自觉、主动地提升自身在国际经贸谈判机制中的话语权,维护和保证自身在国际经贸交往中的利益。
第五,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上的话语权。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显示出原有国际经济秩序的不适应,其后的各国应对和政策也暴露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缺乏协调性和包容性。这也是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享受经济发展趋势话语权,只顾自身利益,而未尽应有义务的后果。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我国有能力也有义务适应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充分发挥自身的经济和制度优势,争取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话语权,促进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性,为我国下一步更好的发展和世界经济更好的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二、政治话语权
政治话语权是经济话语权的延伸,是各国利益博弈的集中体现。虽然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史,但由于西方国家固有的偏见,加之我国自身经济发展的落后和对外开放的不足,使得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争取到相应的政治话语权。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日益加深,使得我国的政治话语权有了本质的提升。顺着这一历史发展趋势,进入新时代后,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中国可以也应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争取更大的国际政治话语权。具体来看,主要需要争取以下六个方面的话语权。
第一,我国在政治制度上的话语权。近代以来,国际政治制度的话语权掌握在西方国家的手中,这套制度曾经给世界带来了进步;但是西方国家不断对其他政治制度进行歪曲和诘难,就难免会造成更大的误解和冲突。尤其是当前世界格局的变化,加之近年来西方世界出现的政治乱象,都无疑地证明了西方的那一套说辞也不过是局限性的理论,根本无法适应和应对很多现实情形。因而,争取政治制度上的话语权,不仅是我国当前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是为了实现我国下一步更好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争取适当的政治话语权也是我国顺应世界格局变化,推动世界政治话语体系朝着更加公平方向发展的应有之义。
第二,我国在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上的话语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主权和安全方面付出过巨大的努力,因此也获得了充分的保障,但是就这方面的国际话语权来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随着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增强我国在国家主权方面的话语权不仅是维护自身利益的选择,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绝不放弃正当权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国家的核心利益做交易。坚决在国际上遏制“台独” “藏独” “东突”等分裂势力的破坏活动,防范国际暴力恐怖活动向境内渗透,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妥善处理同有关国家的分歧和摩擦,同时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通过合作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为我国长期稳定发展构建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第三,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当前的全球治理体系建立在旧世界格局之上,体现出为西方国家服务的特征。这种不平衡性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越来越难堪重负,如何平衡世界体系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期待,也是我国应当承担起来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指出的是,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使全球治理体系更好地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这就需要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同时也是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第四,我国在设置国际政治议程中的话语权。冷战后设置国际政治议程的话语权基本掌控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基本上还很少能为世界设置相关议程,其中包括涉及中国内政外交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也常常由于后人一步“被表达”而失去话语主动权。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参与国际事务不断增多,以及在外交实践中经验的积累,提升中国在国际议程设置中的话语权对于增进国家利益、改善国家形象、体现国家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和外交操作能力的作用和意义无疑将愈发重要。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契机,配合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引导国际社会更多关注和设置“五位一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议程,不断完善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千年发展目标,将为我国增强设置国际政治议程话语权带来更多机会。
第五,我国在双边和多边关系中的话语权。基于西方经验的国际关系,不仅完全由西方概念构造,也不可避免直接服务于近代以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是将西方利益合法化、西方价值世界化、西方“话语优越性”理论化的一种自觉不自觉的霸权。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给国际关系格局带来巨大冲击,特别是金融危机后,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不仅改变着国际力量对比,也动摇了长期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将开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为全球国际关系注入新的活力。一是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重点是切实运筹好中俄、中美和中欧关系。二是构建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周边地区关系,战略重点是东北亚、东南亚、中亚地区。三是构建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包括中非、中拉和中阿关系。四是积极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高度重视联合国的作用,支持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
第六,我国在协调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处理地区和国际事务的体系是建立在后冷战格局下的,虽然该体系对于世界的发展起到过推动作用,但近年来这一体系的劣势越显越明。在这样体系下,西方最常见的做法是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借用威胁、利诱、结盟等手段直接或间接的谋取在政治和安全上的诉求。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承担更大责任产生了预期,同时中国也必须适时增强我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一方面维护本地区安全稳定大局,为我国长期繁荣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大局。在处理国际间矛盾分歧上,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与和平谈判,妥善解决矛盾分歧,维护相互关系和发展大局。在地区事务上,坚定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增强政治互信和人民友谊。在安全合作问题上,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安全合作框架,实现国家和地区的长治久安。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三、文化话语权
文化话语权是经济话语权的升华,反过来也维护和谋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世界文化话语权格局的形成和变化基本是沿着这一逻辑,从语言文字的使用到文化产业的发展,无不反映出国家经济实力的变化,也无不巩固和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世界文化格局也应当会随之变化,这对于我国来讲是挑战更是机遇——一方面,必须做好发展工作,加大文化建设,增强自身的文化实力;另一方面必须要积极争取自身的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使我国文化在新的世界格局下实现自身更好地发展、更好地为我国发展服务。
第一,汉语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话语权。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本,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世界的扩张,世界的语言版图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包括汉语在内的多种语言受到了冲击。然而,随着我国不遗余力的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汉语在世界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进一步来看,不久的将来我国必然会再次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与此对应,我国也应该加强和发扬中国自身的文化,尤其是扩大汉语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影响力。应当指出的是,我们强调的增强汉语的影响力并不是简单的扩大使用人数,而是要在自身建设好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好的文明成果、更多的文化作品传播到世界上,不断丰富和完善世界文化体系朝着更加文明公正的方向发展,不断加强和促进中国的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力。
第二,我国向世界展现真实中国立体中国和全面中国中的话语权。一是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破除当前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和“正面说得少,负面被夸大”的不利局面,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把以中国梦为代表的中国当代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追求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二是争取自身应有的文化传播话语权。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努力争取国际话语权,增强文化传播亲和力。
第三,与自身地位相称的社会主义文化话语权。社会主义文化话语权的增强对于我国来讲有着双重的含义,一是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塑造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二是发展和传播社会主义文化,即让世界充分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又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人民性。
四、科技话语权
科技进步深深植根于经济发展之中,既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旧有的世界科技话语格局也需要随之调整,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科技论文和发明专利上的占比迅速上升。而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不仅要夯实自身发展基础、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争取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更大的发展;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国际科技话语权的博弈中,谋求自身正当的权益,使得中国经济发展更好地享受到应有的科技资源。为此,需要谋求三方面的话语权。
第一,我国在构建全球科技竞争新规则上的话语权。科技竞争规则的话语权对于一个国家科技的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科技发展的驱动和科技成果利益的分配。就当前的世界科技竞争规则而言,仍然是以西方国家利益为中心,西方国家基本垄断了技术标准的制定权和科技资源的掌握权。随着世界格局的调整,旧有的科技规则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形势,不仅束缚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新动力,也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里首当其冲的便是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体量和质量都得到巨大提升,科技和研发水平不断提升,推动提升我国在科技竞争规则上的话语权,对于维护和促进我国科技发展,进而推进和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我国在优化世界科技资源配置上的话语权。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国家基本掌握了科技资源的配置权。然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航天、信息、交通等领域出现了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及产业。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技术转移机制,为科技后发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好的技术转让和经验共享平台,就成为了当前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创造新产业、增加新产品、推动新就业,实现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和培育新的增长点;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革命健康发展,加强我国科技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力。
第三,确立我国在升级全球经济产业结构中的话语权。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但当今全球大多数的新技术和新产业依然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虽然获得长足进步,但还处在跟跑的水平。新时代,我国要想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就得不遗余力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适时将战略发展推进到国际层面,积极争取启动并组织实施由我国主导的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适当加强与国外的合作研发,将重点任务纳入双边、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中,合理分享知识产权及研发成果,大幅度提高我国科研在国际学术界、科技界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牵头国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扶持我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建立,在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特别是吸引领军人才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创建一批国际产业化基地,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不断实现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实现产业变革,为我国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升级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增长中奠定主导地位。
五、生态话语权
生态问题成为当前的热点,生态方面的话语权成为各国争取的焦点,这一现象不仅是世界经济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的结果,也是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发展中国家实力不断增强的结果。当前国际生态体系下,发达国家享受了大量的权利,却没尽到应有的义务,而随着力量对比趋于平衡,以前的不平衡态势难以维持,维护和争取生态话语权就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必然选择。这一问题对于我国来讲更是重要,一方面是因为新时代我国建设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因此急需在生态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则是我国是世界上的经济、地理大国,我国也有责任和义务为世界生态的保护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我国在构建世界生态文明理念中的话语权。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话语权体系,生态文明话语权体系属于新生体系,从世界范围看,当前正处于新生关键期,各主要国家都在力争国际生态文明的主导权。在这一时期,我国必须加强生态文明的国际宣传,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的认识与支持,阐释我国在环境与发展领域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成效,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促进世界各国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行动计划。从而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价值和文化认同,树立和维护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为生态文明国际合作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二,我国在推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行动上的话语权。在多次联合国气候峰会上,西方发达国家热衷于指责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不尽义务,却把自身的承诺与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这就是当前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的一个缩影。西方发达国家在率先实现工业化享受权利的同时却不想尽到应尽的义务。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面临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等多重任务,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形式和要求与发达国家并不一样。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面对生态挑战,减少排放,推进世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理应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减排进程、技术和资金支持路线上谋求合理诉求,同时也可以通过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实践经验,梳理典型示范成果,形成生态文明建设范式,为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帮助其他国家开展生态文明能力建设和培训做出创造性贡献。具体来看,可以培育和建立推动生态文明国际化的国际机构,建立生态文明知识平台和伙伴关系,使各国达成概念共识,进而开展合作。
第三,我国在构建全球生态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由于西方国家最先完成工业化,也先关注到生态问题和开展相关的国际合作,因此也在全球生态治理体系中占有主导性话语权。然而随着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工业发展,从全球视野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变得越来越紧迫。在这一形势下,确立我国在生态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有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生态与发展领域的话语权以及在全球生态治理进程中规则制定的主导权,建设东方智慧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贡献,从而为我国引领建设未来人类生态文明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来看,可以通过联合国、G20、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政府间平台以及区域和双边环境合作机制,建立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磋商和对话机制。倡导尊重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国内政策、能力建设、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形成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态势,为推动气候变化多边进程、倡导世界绿色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可以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已经确立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中国,将在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过程中,不断讲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生态等方面的中国故事,努力确立与自身国际地位相称的话语权,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贡献。
【参考文献】
[1]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