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云南楚雄制作彝族古训文化微动漫作品促廉政

任维东    2018-12-05 15:14:51    光明日报客户端

“远古没有天,五男来造天;远古没有地,四女来造地......”这是彝族创世史诗《梅葛》中的开篇词。

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点,打开“清风楚雄”微信公号,像看动画片那样,一边欣赏着古老的彝族创世纪传说故事,一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做人做事的教育。

11月1日上午,楚雄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州监委主任赵安升轻点鼠标,在“清风楚雄”微信公众号上将中国彝族古训文化微动漫作品正式推送上线。令人高兴的是,这一动漫作品上线以来,已经中纪委网站、云南省纪委网站、楚雄州纪委网站以及中国文明网、人民日报融媒体平台、新华网、网易网、中国彝族人网、国家民委、中国民族报、云南日报、楚雄日报等先后进行发布、转载和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16

 

作为全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彝族文化大观园是楚雄州的三张靓丽名片。

千百年来,彝族先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彝族语言、文字、建筑、服饰、歌舞、节庆、饮食、婚丧等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异彩纷呈。彝族先民创造和运用的古彝文,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六大文字之一,其历代祭司毕摩呕心沥血地撰写了大量内容丰富、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使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保持和发扬。彝族长篇叙事史诗《查姆》、《梅葛》,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被楚雄州视作弥足珍贵的特色名片,是中国彝族的“根”和“魂”。尤其在彝文古籍里,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教育、伦理道德等内容,记载了大量警醒教化的经典名句,成为彝族社会世代相传的伦理道德的重要标尺和行为规范。

为推进“中国彝乡·滇中翡翠·红火楚雄”建设,楚雄州纪委、监委秉承“挖掘彝族古训,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倡导化风成俗”理念,充分运用新媒体传播技术,创新方式方法,携手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彝族与周边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等,倾力打造了“中国彝族古训文化微动漫作品”。

它使用彝族人物形象与彝族生产生活场景阐述彝族古训,通过现代传媒手段公开发布、广泛宣传。此微动漫作品既彰显纪检监察工作特点,充分发挥彝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作用,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又展示和传承了楚雄地方及彝族文化特色,达到寓学于乐、寓教于乐的目的。

 

17

 

点看这部动漫作品,通篇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彝族警句格言,如:“做人依规矩,牲畜靠圈关”;“不是自家羊,不关自家圈”;“莫贪一日财,用财为一生”;“生死只一日,蒙羞是一生”;“家人和睦凉水也像美酒,家人反目蜜汁也会苦口”。

楚雄州纪委宣传部自朝顺部长介绍说,“中国彝族古训文化微动漫作品”,2018年推出第一季共12集,分为创世篇、创业篇、家风篇、廉洁篇、知耻篇、惩戒篇、欲望篇、诱惑篇、公正篇、规矩篇、自律篇、清白篇,已经陆续在全州各级融媒体平台推出。

 

18

 

2019年,楚雄州纪委监委将会同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彝族与周边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根据106卷《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等文献典籍和彝族地区民间格言谚语,继续推出“中国彝族古训文化微动漫作品”,教育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踏上心灵之旅、警示之途、启发之路,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光明融媒记者任维东)

相关热词搜索:云南 楚雄 彝族 古训 文化 微动漫

上一篇:稻花香里说丰年
下一篇: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的着力点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