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不仅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物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制造业的物流需求分散在各个部门和具体企业,转化为社会化需求难度较大。同时由于社会化需求不足,专业化的物流发展受到制约,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和供应能力不足并存的矛盾。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制造业与物流业缺乏沟通和衔接,对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方面,要建立有利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做好战略规划。走适度开发、精深加工、标准化、规范化、生态化、产业化的联动发展的道路,瞄准发展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提高两业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再生产能力。同时发挥政府在推动区域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的作用,建立政策落实的长效机制,发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标准化建设,搭建沟通对接平台,完善物流服务体系和竞争机制。
二是完善综合决策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相统一,建立促进两业联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能力建设,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其中,应重点制定和实施本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规划布局,发挥产业的集群效应。同时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本土化,在空间上优化配置装备工业资源。
三是打造立体保障机制。要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速资金筹集投入的要素组合,改善生态经济发展质量,壮大生态经济市场主体,激发生态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税收、金融和激励政策。积极培育本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能力,实现区位多边化“黄金生态链”“绿色供应链”双层物流联动的组织系统,即以产业链层面的物流联动打造“黄金生态链”、以绿色通道层面的物流联动打造“绿色供应链”,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四是理顺整体运行机制。建立链间信任合作、激励约束、协调控制、利益分配、风险预警等有机结合的整体运行机制,建立共同监管协调机制,为两业在联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要选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科学路径。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制造业物流业联动与物联网的协同发展。首先要推动制造企业服务化和物流企业信息化,突破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跨行业、跨行政区域发展的障碍,为参与平台的企业提供在线协作的渠道和机制。其次要建设本地区科技研发服务平台,为制造业与物流业提供研发设计等高端服务,与物联网的普及紧密结合,实现上下游企业及用户的协同制造、在线服务。再次要重视产业链带动,推动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制造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率先向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转型。
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和重大工程建设的协同发展。应该看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将会更好地为重大工程建设提供金融、研发设计、法律、咨询、物流、配送等专业化服务。与此同时,重大工程建设也给制造业提供了拓展市场的机遇,激发了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大大拓展了现代物流业的市场。特别是中国企业的一些重大工程已经“出海”,融入全球工程服务网络,更能有效促进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走出去”的步伐,带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模式升级和创新,推动产业竞争力提升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