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让创新的种子在好环境中开花结果

用良好的创新生态护航经济发展

蒋文龄    2018-02-09 16:31:51    人民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以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亟须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打造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良好创新生态。

用良好的创新生态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摆在突出位置。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实现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是有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当前,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外部经济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以往在引资留人中常用的税收优惠、项目资助、廉价土地等手段逐渐失效,区域竞争正在由优惠政策的比拼转变为创新生态环境的竞争。从实际发展看,一些创新示范区之所以显现出强大创新能力、涌现出大批创新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比较优良的创新生态。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创新资源相对匮乏。要补齐创新短板、实现加速赶超,关键在于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吸引各类创新资源聚集,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提高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

用良好的创新生态激发创业创新活力。良好的创新生态能充分挖掘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活力、激发创新动力,促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更好结合;能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因此,要树立战略眼光、战略思维,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创新上,从创新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等方面构建良好创新生态。既要重视看得见的硬件投入和建设,提高创新硬件设施利用效率;又要培育创新文化、创新环境、创新氛围,努力把良好的创新生态打造成地方名片和核心竞争力。

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重在以体制机制创新开路。应大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让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当前,应从四个维度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一是提高政策措施的落实度。把国家支持创新的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增强地方激励政策的含金量、吸引力、可行性。二是提高科技人才的活跃度。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建设科技研发平台和创业创新基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科研项目补助、科技成果奖励力度,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切实让科技人才创业有机会、创新有条件、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成果有回报。三是提高创新资源的开放度。发挥市场对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知识顺畅流动。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创新共同体,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提高创新环境的包容度。完善人才评价、保障、激励机制,激发和弘扬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让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鼓励、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作者为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宁夏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

相关热词搜索:经济发展 生态

上一篇: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下一篇:国企要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生力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