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家风 > 正文

颜之推的坎坷人生与《颜氏家训》

杨义堂    2018-12-20 15:32:40    新华日报

公元531年清明节,春雨潇潇,此时是南朝萧梁时期,古城江陵一户人家中,第三个男孩降生了。父亲颜协为他取名颜之推,以纪念春秋名士介子推,同时也纪念一下自己的父亲颜见远。

颜见远是南齐御史中丞,梁武帝萧衍夺位建梁朝后,颜见远不食梁粟,绝食而死。颜协不愿意在建康(南京)朝廷里做官,就来到梁武帝的第七子、湘东王萧绎所在的江陵。

颜家是颜回后人,颜家以德行传家,一门孝悌。到第二十七代颜含时,北方汉人衣冠南渡,颜含带领家族来到建康,落脚秦淮河畔的长干里,在这里繁衍生息,到颜协已是第七代。

颜之推从小展露文学才能。湘东王萧绎雅好诗文,要编印一套西府文选,要求大家献诗。颜之推的诗文清雅典丽,得到了一致称颂。

梁武帝晚年一心向佛,三次出家同泰寺。颜之推15岁那年,跟着萧绎到建康去“赎皇帝”。颜之推第一次目睹建康的繁华,也认识了太子萧纲和大臣王褒、庾信等人。萧绎推荐颜之推作诗,颜之推神采飞扬,吟诵一首《神仙诗》,大家大为赞叹。

侯景之乱爆发后,颜之推被俘,被囚送建康。侯景手下的人很钦佩颜之推,出言相救,颜之推幸运地被编入了军营。

此时,繁华的建康城已经成为残破战场,颜之推被逼着日夜抬土筑高台。城外,萧绎带领大军一直在观望,台城被攻破,梁武帝饿死,梁简文帝萧纲及之后萧栋被杀。萧绎这才去攻打侯景叛军。

侯景很快被击败。萧绎在江陵登基,即梁元帝。他痴爱藏书,让颜之推和一些文人一起校书。此后两年,颜之推和文臣们一起诗词唱和,生活十分惬意。

55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西魏发兵攻打江陵,梁元帝指挥错误,城破,江陵十几万官员、士族成为奴仆,在雨雪中被驱赶去长安,其中包括颜之推。后来,西魏改为北周,东魏改为北齐。趁着混乱,25岁的颜之推想从北齐借道返回江南,在一个黄河水暴涨的夜里,他带着妻儿,租了一条船,一夜漂流700里到达北齐。

北齐皇帝高洋很喜欢颜之推,让他侍从左右。此时,陈霸先废梁朝自立,建陈朝。颜之推回南梁的路断绝,只好安心留居北齐。

后来,北齐后主高纬调颜之推到京都邺城,任司徒录事参军。颜之推聪颖机敏,博识有才辩,长于文案,受到朝廷重视。在邺城,他受到鲜卑族的勋要贵戚嫉恨,感慨之余,开始埋头撰写《家训》。

577年,北周消灭了北齐。颜之推再次被俘,又被送到长安。这次,颜之推没有被任命官职,一家生活陷入困顿,吃糠咽菜,却读书不辍。

581年,北周被隋推翻,颜之推已50岁,长子颜思鲁也生了儿子,叫颜师古,颜之推全身心教育孙子。

颜之推被太子杨勇召为学士,全家住在长安城南通化坊,生活稍微安定。他和名士们一起研究音韵学,为统一的国家和后世确定中华正音,南方话以建康音为基础,北方话以洛阳话为标准。

597年,重病中的颜之推写下《颜氏家训》最后一篇《终制篇》,不久去世,时年66岁。

颜之推的孙子颜师古后来成为唐朝大学者,将《颜氏家训》整理刊印。颜家世代重视家训和家庭教育,颜之推的五世孙颜真卿兄弟成为大书法家和千古忠烈。

《颜氏家训》是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并以之告诫子孙的经典家训,被奉为我国最早的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著。《颜氏家训》集家训文化之大成,谆告修身齐家、正己立德的真谛,金声玉振,光照千秋。

分析颜之推的人生轨迹,他在南京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但他的家族却与南京有着深刻的渊源。

颜氏家族墓在老虎山南麓,迄今已发掘9座砖室墓,墓主可确认身份的有颜含的儿子颜谦、颜约,颜含的孙子颜綝,以及不能确认辈分的颜镇之。

一生漂泊坎坷的颜之推并没有归葬老虎山祖茔。他在《颜氏家训·终制第二十》篇中自责,未能将父母灵柩还葬老虎山。他在家训中还嘱咐子女,自己去世后,丧事一切从俭,除了衣帽,随葬品一律不要,如果大操大办,超过了祖父母亡故时的丧事礼仪,那就是“陷父不孝”。

相关热词搜索:颜之推 《颜氏家训》

上一篇:张英家训的当代启示
下一篇:外公的鸡蛋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