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教育开始的地方。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言简意赅,无须赘言。
说起家规家训,想到万石君的家风。 《史记》记载:汉景帝末年,一生谨慎的万石君致仕家居,少子内史石庆醉酒归来,坐车子进了里门。他知道后,为此不吃饭。石庆肉袒请罪,他不理睬,直到全族人都来谢罪,他把石庆痛斥一顿才罢休。从此,石庆和子弟们入里门都步行回家。
恐怕有人不屑,觉得万石君小题大做、不近人情——儿子是大员,偶尔喝醉酒,进里门不下车也值得这般较真?但万石君认为小节不修终亏大德。只有这样严格的家教,才能培育出“以孝谨闻乎郡国”的家声。相形之下,霍光的家族悲剧让人倍感沉重。霍光“处废置之际,临大节而不可夺,遂匡国家,安社稷”,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个人攀上权势顶峰,却忽视了对家人的教导,不仅“护犊子”,还帮着掩恶行,最终酿成“死财(才)三年,宗族诛夷”的结局。
后来人们这样总结:“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 ”其实,富贵也好,贫贱也罢,失于教导、缺乏约束,结果都一样。 “惯子不孝”,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政治家霍光不会不懂,却没有践行。类似教训不可谓不多,可今天仍然有人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如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教儿子要学会“走捷径”,结果父子双双锒铛入狱。媒体梳理近年来查处的28起重大贪腐案件,其中6成是父子联手、全家上阵。个中原因,主要是欲望蒙蔽了公义,私情湮没了公理,诚如《汉书》批评霍光“不学亡术,闇(暗)于大理”。欲与义、情与理的关系摆不正,欲蒙心、爱蔽明,自己又行不端坐不正,自然对家人的要求就软、松、散。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反思历史与现实中的经验教训,绝不仅仅是长一些见识,发一番感慨,更在于从中获取教益,增强培育良好家风的意识。真爱孩子,不仅要倾注爱,更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周恩来对自己亲属工作安排要求两个“尽量”——“职位要尽量低、待遇要尽量少”,曾经长期分管国家经济工作的李先念给子女立下 “铁规”——“谁要经商,打断你们的腿”……当我们研读历史上名门巨族的家规家训,当我们追寻老一辈革命家的治家案例,都可以真切感受到,家教不仅要重温情,更要严约束。
根本是挺立德行。德行是家规家风的灵魂,家规家风是德行的依托。离开家规家风,德行难以存寄;没有德行,家规家风只是空架子。因此,严不是目的,通过家训家教让家族成员明白立身处世的道理、成就有德行有操守的人生,才是归宿。独处修私德,交往守公德,不因欲损义,不因情害理,只有这样才是健全的人,这样的家风才能传之久远。古人常讲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就是这个理。
关键是严明规范。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家规家训未必就要一定写在纸上,严的家风也未必就是板起面孔训人。严明规范,就是要通过规则规矩的约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好习惯、好品行,一方面要明确价值导向、注入时代内容,一方面又注重细节、做到平实可行,既不让其流于琐碎,又不使其失于空泛。譬如《朱子家训》既讲修德勤俭的“大道理”,又罗列诸如洒扫庭除、不睡懒觉之类的“细功夫”。
始终要俯身躬行。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教育者首先应率先垂范。大人做到了,才能要求孩子做到;否则,大人只动动嘴,却要求孩子迈开腿,说起来或许舌头不会打结,实际上理不直气不壮,孩子做起来也可能心不甘情不愿。《颜氏家训·治家》强调“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大概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
好家风是严出来的。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都清楚,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当然不该含糊。当然,这并不容易;但是,唯其不易,更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