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拉开了新时代的大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好的教育是美好生活的第一要务,需要培养“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的人才。
综合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可以把新时代需要的人才,概括为既有爱国情怀又有国际视野、既有青春梦想又有实干精神、既有健康体魄又有学习热情的“六有”新人才。这是当下青少年的自觉追求,也是新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新时代呼唤新人才,呼唤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正如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在这个新的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风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资源。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作风、风气、风格与传统,是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价值取向、性格特征和文化氛围。作为父辈提倡并身体力行的风尚和作风,家风是一种精神力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约束力,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
家风最显著的特点是榜样性和传承性,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意义,对于家庭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以山东诸城东武原来世代为农的刘氏家族为例,清顺治年间刘必显中进士,晚年辞官归故里后立下“当官清廉、积德行善、官显莫夸、不立碑传、勤俭持家、丧事从简”的家训。到道光末年的近200年间,刘家7代人先后出了进士11人,举人35人,七品以上官员73人,最为著名的就是刘统勋、刘墉父子。
家风与社会风气有着密切的联系。任何时代的家风总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与社会的价值观和社会风潮相适应。如中国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五常”“八德”,就普遍存在于家风之中,延续至今。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极大的包容性,应该是当代新家风建设的指导思想。能否在“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上建构一个能够相对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新家风的基本遵循?我个人建议用“仁义勤朴和”来作为简约化的表述。
仁者爱人,人人互爱。孔子曾经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仁的主要内容,具体体现为对父母孝、对兄弟悌、对朋友信、对国家忠、对人有爱心。这与新人才标准的爱国情感与天下情怀一脉相承。
义者敬人,有制度以规范之。孟子说:“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在当代,义的内涵更加丰富,可以解读为要学会遵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学会尊重和帮助困难群体,学会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和者,多样共处、共生之道。习总书记曾经用四个“观”来解释中国的“和”文化。他说:“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易经》中天道酬勤的“勤”字背后是“乾道”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勤劳、勤奋、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永远不过时。总书记对新时代人才提出的青春梦想与实干精神,以及健体强身等要求,一个“勤”字,也完全可以涵盖其中。
“朴”这个字背后则是“坤道”的精神,大地如此卑微,被我们踩在脚下,却承载着万物。朴实、简朴、厚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当前社会缺失的基本美德。
“勤”与“朴”,在当下具有特别的时代价值。在片面强调虚拟经济,片面强调资本运作的今天,尤其不应该忘记“勤”。在片面强调炒作品牌,片面强调无情竞争的当下,尤其不应该忘记“朴”。
总之,新时代的新家风,既要反映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也应该回到中国人自古以来不变的信仰。用“仁”“义”“勤”“朴”“和”来贯通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新家风的一种更中国、更简约的表达,不仅易学好记,而且有助于树立中国人追求和平、谦谦君子的国际形象,有助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建立共同的和谐价值观。
(作者系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