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龙门,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凌光洲,把和家人日常的微信聊天记录整理成文档,打印制作成家庭读物——《家风在屋檐下传承》。这份读物倾注了一份亲情,恪守着一份执著,只为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训。
为把好家风好家训传承下去
凌光洲老人平时话并不多,可每当提起自己整理的《家风在屋檐下传承》便神采飞扬、侃侃而谈。多年前,家人教他使用微信时,他对手机还不熟悉,只能把每个步骤都记在本子上。在家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如今他不仅学会了使用微信,还成为家族微信群里的活跃分子。他向笔者展示了家族微信群里的聊天内容,语言正式,文采飞扬,内容时而鉴赏诗词,时而共诉往事,时而讨论热点话题。文绉绉又不显枯燥乏味,这样的聊天方式是凌家一贯的风格。
凌光洲把群里的聊天内容在电脑上整理成文档,打印出来装订成家庭读物——《家风在屋檐下传承》。“起初我不会使用电脑,甚至连开机键都不知道在哪。现在我会打字、打印。”谈到这里,凌光洲心满意足地笑了笑。他认为,亲人之间的交流对话是珍贵的,把聊天内容整理起来装订成读物,可以让家人时常翻阅。更重要的是,他要把这些真实鲜活的好家风、好家训记下来,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多年来,凌光洲共整理了5册《家风在屋檐下传承》,超过5万字。对一般人来说,这样的工作量也不少,何况是对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他不会觉得辛苦,反而觉得很充实。”凌光洲的妻子说。
退休前躬耕教育事业数十载
1957年,凌光洲从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龙门工作。他先后在龙门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平陵中学、广播电视大学任教。工作中,他始终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
期间,凌光洲被挑选到省教育厅编写乡土教材。工作完成后,有关部门下发了调离通知书,希望他能留在佛山工作。但凌光洲谢绝了这番好意,毅然回到龙门继续为教育事业奋斗。躬耕教育事业数十载,他始终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热情。
工作之余,凌光洲还爱好书法、阅读,对花草树木也颇有研究。每当遇到自己没有见过的植物品种,他就会上网查找资料。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也是他一直对学生的要求。
在凌光洲的悉心培养之下,他的3个儿子自小成绩优秀、品德优良。如今,凌光洲与妻子已走过金婚,依旧恩爱如初。他们彼此照顾、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爱的真谛。凌光洲说:“祖辈留给我们的东西很多,但唯独家风家训最为珍贵。”
(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邬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