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使国民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开放的全面铺陈,不断刷新公民的精神面貌。改革开放提升了国民的权利自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制度规划和落实,让国民充分享受到权利的尊严,能够舒展自身的公民精神,更从容地看世界,更自信地追求美好生活。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们看到了物质世界的丰饶,也感受到了精神世界的丰富。改革开放的斑斓征程,既是人心重建的过程,是国民品格得以涵养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大厦巍然耸立的过程。
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梳理中华民族的心灵史,不难想到那些充满张力的时代风貌。1981年11月16日,在日本举行的第3届女子排球世界杯上,中国女排以全胜战绩夺冠,成为中国三大球运动中的首个世界冠军,“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响彻神州大地,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女排精神激荡时空,改革开放鼓舞人心,那是精神昂扬的年代,也是民众干劲十足的年代。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北大学生齐声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习总书记说:“今天我们仍然要叫响这个口号,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这是两个时代的对接,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那些具有年代感的经典话语,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等等,无不标注着国民的奋斗渴望,无不见证着大国行进的铿锵步伐,今天我们从中仍能清晰感知精神的魅力,体悟砥砺奋进的情怀,激荡追逐梦想的豪气。
改革开放40年所创造的物质奇迹举世瞩目,所带来的精神塑造同样可圈可点。党中央从一开始就强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就是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钱袋子要鼓起来,脑袋同样要富起来。从改革开放之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位一体”布局,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从党的十七大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到党的十八大确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贯穿40年改革开放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纳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全面展开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道德之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在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我们也越来越注重自我的道德培植,越来越拥抱道德的力量。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德”教育深入人心,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成为党员干部的道德自觉,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也成为普通民众的道德追求。
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使国民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开放的全面铺陈,不断刷新公民的精神面貌。从平等意识到效率意识,从开放精神到开拓精神,从法制观念到法治观念,几乎在每个方面都有了飞速发展。这一方面归功于改革开放提升了国民的权利自觉,另一方面,正是制度保障更加有力,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制度规划和落实,让国民充分享受到权利的尊严,从而能够舒展自身的公民精神,更从容地看世界,更自信地追求美好生活。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信仰的力量也是无穷的。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当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当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的精神家园就会更加丰富多彩,筑梦路上就会洋溢磅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