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抢行斑马线酿悲剧 肇事者须付出代价

2018-12-10 15:47:09    北京青年报

12月4日,深圳交警官微发布通报《泪目:孩子,我还想再握着你的手》:12月1日晚间,一名四岁幼童在被长辈牵手、通过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时,被一辆驶过的轿车碰撞碾压致死。有媒体在转发消息时用了这样的标题:心都碎了!

这则消息及其视频确实令人万分难过。这个可怜的孩子到最后也不会明白,在人行横道线上,拉着家长的手,怎么会突然就离开了这个还没有来得及好好看看的世界?孩子的生命以这种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形式,定格在最后一个月的第一天,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阳,等不到新的一年到来,确实令人心都碎了。

少数网友在分析视频时提出,对向驶来的车辆开着大灯或影响视线,驾驶员前面有盲区或没有看到幼童。甚至还有人抱怨孩子的家长,即使在人行横道上也别跟机动车抢行,孩子是自己的啊!但更多的网友指出,发生这起悲剧的主要原因,还是肇事车辆驾驶员缺乏对斑马线的尊重和敬畏。

从监控视频可以看出,在肇事车辆驶近斑马线时,对面的车辆还没有驶到,而肇事车辆并没有减速的意思。在肇事车辆驶上斑马线后,孩子的家长还做了一个手势,如果司机因角度问题看不见小孩,也不应对大人视而不见。监控显示,小孩在大人右后侧差半步的位置,连大人也差一点被撞。而如果司机在通过这条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时,按照交通规则减速让行,这起事故和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肇事驾驶员应该为此负全责。

有些路段的人行横道为什么不设信号灯?主要是从人流和车流状况考虑的。在尊重斑马线和行人优先的原则下,不机械地设定行人与车辆的通过时间,或许更有利于提高通过的效率。所以,在无信号灯的斑马线前礼让行人,不仅是最基本的交通规则,且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在国外很多城市,机动车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都是一种最普遍的常态。

在国内不少城市,尽管礼让斑马线、礼让行人几乎是交规中的必考题,但现实中,很多驾驶员无视相关规定,在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上快速通过,不仅不礼让两旁的行人,甚至还鸣笛警告本欲通过的行人,令行人只能等到连续快速通过的机动车出现空隙时,才敢抓紧通过。有媒体在报道此消息时,集中播放了多起类似案件的视频,其显示的都是行人或非机动车依法依规通过斑马线时,被飞驰而来的车辆撞倒、乃至撞飞。可见此类事故和悲剧不是个例。

一件件血淋淋的教训,一次又一次发出沉重的警示:不能让这种违法行为继续下去了。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可有三种办法:一是在一些可设可不设信号灯的斑马线两端,尽可能多设一些信号灯,以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二是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普及和强化礼让行人的意识。国内一些城市的经验及变化启示,重视与轻视大不一样。三是加大依法处罚的力度。同样是违反交通法规,但为什么闯红灯的现象相对要少得多?因为违法必罚,必然付出代价。

当然,车辆抢行人行横道比闯红灯难以界定和把握,但国内一些城市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治理的经验。各个城市的交管部门应该借鉴经验,加大管理和处罚力度,让不礼让斑马线的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使礼让斑马线成为所有城市的常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依法从重,筑牢孩子的安全护栏
下一篇:庄严的村委会选举 不该被一场热舞毁掉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