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舆情热点解读】
近日,李克强批示加速抗癌药降价保供工作,政府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受到舆论一致赞誉。华大基因深陷“癌变门”引警示,基因测序行业应明确风险提示,杜绝夸大宣传,同时,医院与基因检测机构应履行告知义务,提升公众认知。
李克强批示加速抗癌药降价保供工作 积极回应公众诉求
近日,李克强总理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癌症等重病患者关于进口‘救命药’买不起、拖不起、买不到等诉求,突出反映了推进解决药品降价保供问题的紧迫性。”总理在批示中指出,“国务院常务会确定的相关措施要抓紧落实,能加快的要尽可能加快。”
舆论观点:舆论聚焦抗癌药现状与未来改革方向
舆论聚焦原研药高昂价格原因。新华社分析,研究一款新药,通常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和巨额的资金。为了有动力和资金基础去研发下一款药品,药企必须要在专利期内把专利卖出高价,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另外还有药品经手渠道多,以及抗癌药“靶向药时代”后,在治疗效果好的同时,价格普遍较高等原因。《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根据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给出的官方定义,专利药即在全球最先提出申请并获得专利保护的药品,一般有20年的保护期;原研药即过了专利期、由原生产商生产的药品;仿制药即专利药过了保护期,其他企业均可仿制的药品。原研药需经过对成千上万种化合物层层筛选和严格的临床试验才得以获准上市。平均需要花费10~15年左右的研发时间,投入数十亿美元,研发成本高昂造成药品价格昂贵。
中国是否可走印度强仿之路?澎湃新闻表示,尽管中国有实施“强仿”的可行性,但目前并没有实施先例,即使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启动“强仿”的国家也屈指可数。药企人士表示印度“强仿”模式并非根本解决办法。
原研药专利保护和患者需求之间存在不平衡。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胡文辉表示“从公众利益的角度来讲,如果药企没有研发动力,没有新的有效的药物尽快研发出来,实际上对公众利益是很大的损害;另一方面来讲,如果研发出来的药品价格过高,公众用不起,也是对公众利益很大的损害。所以这两个方面要有一个平衡。”《新京报》指出,调和这对矛盾的最好办法,是让这些药在国内市场合法化,具体的做法是,扩大抗癌药进口,并大幅降低价格,提升进口抗癌药的可及性,使质优价廉的进口抗癌药很容易就能够获得。
总理批示尤为及时重要。澎湃新闻评论员表示李克强总理此次的批示太重要,也太及时,必将可以大力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的统一步伐。健康报网表示总理有关“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的批示是一道紧急令,不仅仅是督促有关部门通过减税措施促进降价,也是在督促生产、流通、原料进口等各方面提高各自效率,以彻底改变癌症患者“等不起”“用不起”的现状。希望各方能读懂总理最新批示的深刻内涵。
网民集体“点赞”,对总理表示感谢,并肯定了有关部门在推动解决民生痛点问题的努力和成果。
舆情点评:政府高度重视并努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积极回应舆论诉求,及时开展准入谈判,同时鼓励新药创制和仿制药研发并重。2016年以来,原国家卫计委、人社部针对部分专利、独家药品,分别组织开展了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和国家医保目录谈判。此后,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加速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切实推动我国从制药大国迈向制药强国。
今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李克强总理近日再次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国家医保局表示将加快工作进度,持续加强与企业间的沟通,尽快使群众用上质量更优、价格更低的救命药。国家卫健委表示,将配合国家药监局加快境外已上市新药在境内上市审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接受药品境外临床试验数据的技术指导原则》,也意味着境外上市新药能更快在中国境内上市。各有关部门多措并举积极落实与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加速药品审评审批,表明政府想要解决抗癌药等相关问题的决心,也展现出政府正在不断努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保障民生福祉全面增进。
华大基因深陷“癌变门”
7月13日,一篇名为《华大癌变》的文章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以及相关业务提出质疑。据该文报道,湖南长沙一位“13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综合症”的患儿母亲,质疑以华大基因为代表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出错,未能起到筛查作用,最终导致产妇生出带有生理缺陷的婴儿且不予理赔。华大基因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业务水平以及此前称“高准确率”的宣传也受到质疑。
7月13日晚间,华大基因发布澄清公告。公告称,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一直被明确定位为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筛查技术,适用人群仅限于适合做唐氏筛查的人群,如果检测结果为高风险,或者检测结果虽为低风险但检测后出现产前诊断指征还需要后续的产前诊断。另外,华大基因在相关无创知情同意书中明确告知了无创基因检测的适用范围和技术局限性,并为每一位受检者购买检测医疗保险。
7月16日,华大集团再次针对事件做出回应。华大基因发布《致孕妈妈们的一封信》,对《华大癌变》进行澄清,称该名孕妈妈自行放弃了确诊的机会,故并不存在媒体所说的“三位医生接连误判”。同时表示目前比较有效、准确、全面的产前检查依旧是“传统产检+基因筛查+高风险人群产前诊断”这一方式。华大基因还披露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相关数据,以证明该技术的高准确性。
舆论观点:舆论较为认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媒体集中进行科学普及。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等媒体先后刊文,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国家相关规定、筛查适应人群、适应症等科学普及,同时发出提醒,不能过于偏信且依赖这一看起来准确率特别高的单一技术。
舆论质疑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准确率“夸大”、缺少风险提示等。《南方都市报》指出被夸大的效果或是悲剧源头之一。新浪财经认为,无创产筛存在夸大宣传嫌疑,华大基因有责任。应用NIPT之父卢煜明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我们目前是不会说检出率能达到99.99%的。”《羊城晚报》指出,有不少无创基因检测项目都打出了“无创”“安全,避免流产”“便捷”“准确”等理由招徕消费者,却只字不提可能存在的风险。
公众对NIPT技术存在误解。《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公众无法正确理解产品意义,一些非专业产前诊断方向的产科医生也被误导,必然会产生恶果。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吴菁表示:“无创产前筛查仅仅是一种筛查手段,与诊断有本质区别,新技术的推广需要企业、医生和就医者共同进行通畅、科学地信息沟通。”
网民普遍对基因检测技术持较理性态度。部分网民表示,产检时缺少医生的详细说明,对无创产前筛查局限性缺乏了解。也有不少受害家庭和媒体认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中国市场的滥用主要是经济因素的推动。
舆情点评:医院与基因检测机构应履行告知义务 提升公众认知
近日,华大基因深陷舆论漩涡,“举报门”尚未褪去,“癌变门”又至。从企业舆情处置方面来看,华大基积极回应舆论质疑,一定程度缓解了公众不满情绪。从“癌变门”缘由来看,被夸大的效果与信息不对称或是主要原因。“癌变门”事件存在的问题,应引起警示:一方面,基因测序行业应杜绝夸大宣传,明确风险提示;另一方面,医患纠纷日趋增长,为缓解医患矛盾,医院与基因检测机构应履行告知义务,避免“以查补医”的现象。同时,加大科学普及宣传,提升公众对无创产检等基因检测技术的充分认知,区分筛查与诊断范畴,避免错检、漏检的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