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重庆荣昌发展生态种养循环经济:“赚头多了,还环保了!”

王斌来 刘新吾    2018-12-14 15:12:51    人民日报

  “走,带你去看看我的宝贝。”跟着皮肤黝黑的包传彬,到了半山坡,满眼尽是挺拔青翠的麻竹。包传彬可不一般,他是重庆市荣昌区昌元街道的一个种养大户。

  “竹子长得这么好,肥料在哪里买的啊?”

  “我这肥料,一分钱没花!”包传彬转过身,用手一指不远处的土黄色小平房,“是从那里来的。”

  走近平房一瞧,原来是养猪场+沼气池。“哗”地一阵水声,猪场的自动冲刷系统将猪粪冲进沼气池。猪粪生产沼气,沼气生火做饭,沼液滋养麻竹。

  一个人可以管50—100亩麻竹,养一头猪能卖2000多元,又省掉了处理猪粪的麻烦。包传彬介绍,“‘猪—沼—竹’这么一循环,赚头多了,还环保了!”如今,荣昌每10亩麻竹就有1亩采用这种循环农业方式。

  荣昌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麻竹产区,荣昌猪是世界八大优良种猪之一,这两大产业占当地农村经济总量六成以上。以前,二者并无关联。我种我的竹,你养你的猪。种竹户苦恼肥料价钱不低,养猪户抱怨猪粪不好清理。竹与猪究竟是如何“联姻”的?

  故事还得从头讲起。之前,包传彬经营着一家麻竹加工公司,自己种麻竹,也收麻竹。种麻竹,通常一亩地收成一吨左右,可偏偏吴远农家的15亩麻竹地每亩产量2吨多。包传彬听闻后,上门求教。原来吴远农养了10头猪,猪圈下挖了10个粪坑,粪水通过坑道自流到麻竹地里。

  受到启发,包传彬动起了脑筋——修猪场,建沼气池,装管道。麻竹养分足,个头噌噌地长。竹笋长得壮,每根重量差不多翻了一倍,加上竹材、竹叶的收入,每亩可以多赚1600多元,还省掉了肥料钱。

  乐开了花的包传彬,开始琢磨“猪—沼—竹” 粪肥供给的科学配比。几经探索,他总结出一亩麻竹配一头猪的模式:一片三五百亩的竹林,适合配建一个存栏量三五百头的养猪场。这一模式,带动了周边农民,得到了区里支持推广。几年时间,包传彬改造管网、建设沼气储液池,拿到上百万元的资金支持。

  云教村的周安能养了200头猪,由于有污染,本打算放弃。包传彬找到他,“你像我这样建沼气池,沼液给我就行。”今年,周安能建好沼气池,把沼液输送到包传彬的麻竹地。周安能一共花费8万多元,政府补贴了4.7万元,但今年足足赚了10多万元。

  如今,荣昌三成左右的养殖粪污,发酵处理后还土还林,其余则由农户作为有机肥直接使用,粪污处理率达95%以上。畜禽粪污处理再利用,一年可为荣昌农村用电用气节约近4000万元。

  “猪粪‘喂’竹子,既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又产生经济效益。”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说,计划3年内新增生猪养殖10万头,覆盖麻竹基地7万亩,覆盖面达到50%左右。

  竹林漫山环绕,包传彬们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相关热词搜索:重庆 荣昌 生态 循环 经济

上一篇:百年工业区焕发绿色生机
下一篇: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公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