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中国石油:奉献清洁能源 保护绿水青山

2018-11-26 16:17:04    中国环境报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能源生产和供应企业之一,中国石油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带动相关产业进步、为百姓生活提供能源保障和优质服务的同时,自觉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事业中,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既做社会能源稳定供应的守护者,也做清洁能源低碳转型的推动者,把争做优秀企业公民视为企业长期追求的目标,努力创造能源与环境的和谐。

优化供给侧结构,打造绿色能源引擎

近年来,中国石油在“稳油”的基础上,着力在“增气”上做足文章,把加快天然气发展作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和主攻方向,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建设美丽中国增添“底气”。

5年来,中国石油的国内天然气供应量增长59%,运营的5万多公里天然气管道供气神州,约5亿人受益。如今中国石油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占到我国天然气总量的70%,形成了长庆、塔里木、西南、青海四大气区。

发展天然气的同时,中国石油在页岩气、煤层气及可燃冰等非常规天然气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在长宁—威远、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2017年投产井213口,年产气30亿方,冬季保供日产量达到1000万方。2017年,通过应用自主研发技术可燃冰试采成功,实现了从常规油气到可燃冰全新领域作业的大突破。

同时,中国石油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成品油质量升级的要求,加大投资和新技术研发应用力度,实现了国Ⅴ标准汽柴油全面供应,国Ⅵ标准油品覆盖全国重点城市。

提升环保管理,点亮环保科技之光

作为我国石油工业首个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中缅油气管道做到“管”过无“痕”,成为践行环境保护理念的典范工程。通过绿色技术和绿色过程管控等创新,工程建设全过程零事故、零污染、零伤亡、零地灾伤害,探索出了一条绿色管道建设之路。

中缅管道只是中国石油多年来绿色环保工作的一个缩影,成功案例的背后,核心是管理,技术是支撑。

近年来,中国石油全面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重要任务部署,扎实提升环保基础管理能力,持续提高油气生产过程环境绩效,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面对愈发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要求,中国石油迎难而上,一项项掷地有声的环保管理举措先后实施:将环保工作纳入企业年度考核内容,实施《中国石油环境事件管理办法》,将环保违法违规行为作为环境事件进行调查追责;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全面开展两轮HES体系审核,并对7家重点企业开展环保技术诊断和管理评估,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企业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导;利用环保大数据开展专业化分析,辅助环保监管和决策,对350个重点排污口实施24小时自动在线监控,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应对气候变化,践行低碳发展之路

中国石油将低碳发展纳入公司发展战略,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有序推进。2017 年,中国石油正式发布了《低碳发展路线图》,从生产供给侧、经营需求侧和发展新动能等方面控制并减缓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将“既要做社会能源稳定供应的守护者,也要做清洁能源低碳转型的推动者”承诺落到实处。

2015年,中国石油正式加入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il & Gas Climate Initiative, OGCI),并成为其在中国的唯一成员。中国石油深度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近两年先后发布《OGCI-2040 年低碳排放路线图》报告、《油气行业2100年净零排放情景方案》报告等成果。

此外,还开展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咸水层和油藏碳封存潜力评估、自备电厂烟道气二氧化碳捕集等重要碳减排技术研究。吉林油田已建成国内首个二氧化碳分离、捕集和驱油等全产业链CCUS基地,截至2017年底,累计封存120万吨二氧化碳。(王树春)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石油 清洁能源

上一篇:山东聊城:城市绿 生态美 百姓富
下一篇:绿色发展带来“广东蓝”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