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用“智慧云”嫁接“生态绿”

——浙江嘉兴打造全域旅游新业态

杨佳慧 王海燕 黄丹凤    2018-11-07 15:30:14    人民日报

金秋时节,以“浙江省最美绿化通道”——翁金线海盐段为纽带的旅游线路吸引了不少游人。北团问农、文溪探幽、澉东品戏、转水寻隐、紫金坐望、茶院养心,这六大独具韵味的休闲好去处,声名鹊起。

当前,浙江嘉兴正以“智慧”做强景区功能,以“生态”提升旅游品质,紧抓“大乌镇”建设这一“牛鼻子”,积极打造全域旅游新业态。

“峰会”红利带热智慧旅游

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再次启幕。来自政府、国际组织、企业和民间团体的嘉宾,将重点围绕创新发展、网络安全和国际合作等议题进行探讨交流。

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5年来,乌镇已成为世界瞩目的智慧小镇。乌镇集聚创新资源筑巢引凤,涉及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等产业项目纷纷落户。如今,走在乌镇街道上,大数据中心、互联网医院、创客空间等已成为白墙黛瓦间的一道新风景。

游客在乌镇,免费WiFi全覆盖,携一部手机,在线支付吃上一碗羊肉面;扫码刷脸几秒进入景区,智慧信息亭让吃喝玩乐各类资讯“一手掌握”;布点众多的智能充电桩轻松为新能源汽车补充能量,绿色环保的智能岸电为依古镇西北侧静淌的古运河送去一份热闹……“就连乘坐水乡摇橹船,手机扫一扫,就能一键‘打船’,太方便了!”来自西安的金女士说。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乌镇共接待游客47万人次,同比增长12%,领跑全国古镇景区。踏“云”而行,智慧乌镇的溢出效应持续释放,带动嘉兴各地旅游迸发智慧活力。

近日,海宁梁家墩推出乡村智慧旅游系统,该系统集云计算、大数据、VR实景、物联网等技术,满足游客各类线上线下需求。嘉善大云建起智慧医疗“云诊室”;古镇西塘通过互联网监控疏导人群;嘉兴“公交车+共享单车”携手步入扫码时代。基于“大云物移智”新技术提升智慧用电,日臻完善的各类公共服务、日趋便捷的各种技术应用,正成为嘉兴智慧旅游的重要保障,全方位提升游客的获得感。

以电能替代非清洁能源

与自然为友,在绿色生态间怡然自得,在青山绿水里感受生活,是不少市民心中向往的。当前,旅游消费正逐渐从“住吃玩”到“静养休”、从浅尝辄止转向深度体验,“处处皆美景”的休闲生态旅游可谓恰逢其时。

“桃源来信人间有,坞号文溪众美兼”,坐落于青山绿水间的海盐文溪坞,被称为海盐的“世外桃源”。近年来,在政府部门推动下,文溪坞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助力生态旅游。如今,游客吃着土灶烹饪的农家菜肴,听着导游讲村庄的历史,欣赏着文溪坞的秀美风景,心旷神怡。

今年9月,浙江清洁能源景区(全电景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嘉兴海宁召开,旨在推广以电能替代非清洁能源,满足景区能源需求。会议提出,争取到2022年,全省4A级以上全电旅游景区比例超过30%。截至目前,嘉兴已在海宁盐官、桐乡乌镇、海盐文溪坞等8个景区开展清洁能源建设,累计增加供电容量4.5万千瓦,电能在景区终端能源占比提高20%以上,年减少烟尘排放3.5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万余吨。

芳草青青全电气化房车营地,位于海宁盐官景区百里钱塘生态绿带内,房车营地用电设备一应俱全,可通过磁卡接通电源,使用时无明火燃烧、无废气排放。“看日潮、听夜潮,如今越来越多游客选择留下来住一晚,全方位感受钱江潮的魅力。”房车营地负责人郑明帅介绍说,“白天坐着电动观光车逛景区,晚上睡在房车里听潮声,好不惬意!”

绿色出游成为风尚

秋风起,蟹儿肥,崇尚环保的徐先生带着一家三口,驾驶着新购的电动汽车来到嘉善汾湖旅游区,赏金秋湖色,品肥美蟹黄。“生态文明建设,不光在发展上抓实了,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现在还入了心,大家的生活越来越讲究低碳环保,出游当然也不例外!”

与此同时,政府主导的各种环保基础设施正稳步提升,各类环保新举措、新项目正有序推进。近日,国网嘉兴供电公司主要参与的“嘉兴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试点示范项目”成功入围“中国城市能源变革十大样板工程”。该项目通过构建城市能源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清洁能源、低碳建筑、智慧用能和绿色交通等,为现代城市提供更好的能源服务,推动全域旅游朝着“安全、环保、绿色、节能”方向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智慧云 嫁接 生态 绿

上一篇:宜兴环科园:系统思维“玩环保”
下一篇:丽江绿水青山保卫战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