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绿色金融助力湾区可持续发展

孔德晨    2018-10-18 11:41:23    人民日报海外版

日前,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举办年会,并发布重要研究报告。其中,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研究报告指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环境酝酿转折性调整,向知识经济、现代化阶段迈进的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加剧,以绿色发展推动大湾区建设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以建成国际一流湾区为目标

粤港澳大湾区是包括港澳在内的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的升级版,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南海相连,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是世界贸易的主要海运通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合作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据统计,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以0.6%的全国土地面积创造了约占全国12.57%的经济总量,GDP超过了10万亿元人民币。同时,大湾区的区域产业结构正向中高级迈进,大湾区9个城市制造业基础雄厚,港澳地区服务业高度发达,已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产业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其区域对外贸易总额、利用外资总额、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等已跻身国际一流湾区行列,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以及便捷的交通网络,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6800万标箱,居全球第一,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2亿人次。

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重要战略地位,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绿色金融推动绿色湾区经济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的改革前沿阵地,推动区内绿色金融合作值得深入研究。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不仅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向绿色化转型,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共同主席马骏介绍,中国于2016年把绿色金融纳入G20议程,推动绿色金融走上主流化进程。2017年底,8家有很强意愿推动绿色金融的央行,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法国央行、德国央行等建立了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如今,已有18个国家的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加入。

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通过整合粤港澳资源,可以更好地突出其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地位,更好地发挥其在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共同发展的金融“发动机”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主任焦小平指出,绿色发展中要积极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特别是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进程中,更要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预示着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新时代、好时代、大时代的来临。”

协同创新是大湾区发展的关键

与国际湾区是在统一的国家制度范围内开展合作以及核心城市较为单一的特点不同,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背景下展开合作。这种“一二三四”格局是大湾区最大的特点和优势,也是其融合的难点与痛点。

香港、澳门实行的是“一国两制”制度,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存在差异,各类要素还难以完全自由流动,一些领域还存在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最主要靠协同与创新。

“粤港澳三地都致力于在湾区经济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王遥表示,“当下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有效的协同机制以及创新的方式,立足‘港’的国际绿色金融中心的地位,结合‘澳’的财富高度集聚特征及与葡语国家紧密交流的平台基础,发挥‘粤’的产业、科技创新及绿色金融示范优势,推动三地的差异化合作,防止行政壁垒,从而突破其‘一二三四’格局带来的难点。”

 

相关热词搜索:湾区 可持续发展 绿色

上一篇:北京两初中生设计便民废旧塑料压缩回收器
下一篇:环保新方法 可重复回收纺织品6至7次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