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万亩郁郁葱葱的人工森林,这是塞罕坝林场,也代表了塞罕坝精神。
1962年,原林业部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组建了塞罕坝机械林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坝上是内蒙古高原南缘,以丘陵、曼甸为主,海拔1500-1939.6米;接坝是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交汇,典型的山地地形,海拔1010-1500米。
建场初期,来自全国各地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和242名当地干部、职工,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扎根在高寒干旱的茫茫荒原,拉开了大规模治沙造林的序幕。
面对极端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来自五湖四海的塞罕坝人凭着坚韧的毅力,坚持“先治坡、后置窝,先生产、后生活”,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顶风冒雪,垦荒植树。他们有的牺牲在荒原,有的落下终身残疾,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进入新世纪以来,塞罕坝人开始二次创业,在机械设备用不上的陡峭坡地,用肩扛、马拉、驴驮、镐刨、钎铳、客土等方式送苗、育苗、植树造林,集中力量啃硬骨头、打攻坚战,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资源总量。
55年过去了,几代塞罕坝人牢记修复自然、保护生态的使命,艰苦创业、接续奋斗,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与建场前相比,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0%,林木蓄积量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
大片的人工森林不仅改变了荒原的颜色,更有效改善了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当地无霜期由52天增加到64天,降水量由410毫米增加到460毫米,6级以上大风天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如今的塞罕坝被誉为“华北绿肺”“天然氧吧”。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种资源,使其成为珍贵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大型真菌179种、植物625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保护植物9种。优美的风光、良好的生态、凉爽的气候,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度假与亲近自然的场所,塞罕坝已成为华北地区著名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
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着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塞罕坝辉煌的建设成就,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塞罕坝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在艰辛的创业征途中,忠诚和执着凝结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多年来,从地方到国家,从国内到国际,塞罕坝林场获得诸多荣誉。联合国授予塞罕坝建设者“地球卫士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这里建立全国唯一的“再造秀美山川示范教育基地”,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在此建立“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河北省在这里建立“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林业厅在这里建立“艰苦创业教育基地”。
这片林海来之不易。如今,塞罕坝人把修复自然、保护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永恒追求,塞罕坝精神一直在传承,绿色发展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