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水泥路,破解交通瓶颈,绿水青山带来更多财富

贵州:交通畅,生态宝藏更好挖

张 帆 王俊岭 程 晨    2018-07-26 10:01:0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贵州是长江上游流域的重要省份,崇山峻岭在带给其优美自然风景的同时,也将一个个村落阻隔在大山深处。在此情况下,发展理念和策略如果把握不好,就很可能进入“牺牲资源环境谋增长”的怪圈。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贵州从何着力?记者沿长江采访时看到,当地补上“交通”这一短板,搭乘“长江经济带”的东风,大力发展以长江水系为基础的生态旅游观光产业,让山水更美、百姓更富。

绿水青山是个宝

提起贵州,很多人都会想到著名的“国酒茅台”。茅台酒厂紧邻的赤水河,是长江的重要支流,酝酿了茅台、郎酒、泸州老窖、习酒等数十种蜚声中外的美酒,也被誉为“美酒河”。

“拜赤水河良好的生态所赐,茅台从小作坊起步,成长为今天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品牌。”谈及茅台酒的“发家史”,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保芳说。正所谓“好水酿好酒”,在茅台镇人的眼中,赤水河的绿水青山,就是当地白酒产业的“法宝”。

如今,赤水河沿线的人们一心一意守护着当地水系和生态。茅台集团近年耗资近10亿元启动了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将酒糟等废弃物作为原料,经生态处理后实现资源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美酒与美景并存的地方,往往也是游人们趋之若鹜之处。为了让更多沿河百姓分享生态保护的红利,当地投资40亿元,以茅台镇为起点,打造了全长160.93公里的“赤水河谷旅游公路”,沿线12座驿站依景而建,绿道蜿蜒美丽,同时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

“赤水沿河公路将茅台酱酒古镇、四渡赤水遗址、土城鳛部古镇等旅游资源链接起来,吸引力大大提升。2017年,公路承接游客35万人次,2018年上半年客流量突破20万人次。前来骑行观光游客的休息、住宿、餐饮等需求,也带动了赤水河沿江地区民众的就业增收。现在,我们的海外营销中心已经开到了法国巴黎。”遵义文旅集团副总经理李廷娟对记者说。

路修好了商机多

数据显示,目前贵州全省公路总里程超过18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5800公里,成为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村村通水泥路”的省份。水运方面,贵州2017年底内河航道达3664公里,其中四级航道851公里。这些,加速夯实着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

远处山恋起伏,近看茶树青葱。远山与近景之间那一抹斑斓,便是贵州省湄潭县金花村的“七彩部落”。据了解,“七彩部落”这个名字是村民们后来改的,因为这里70余户人家都集中发展起了特色旅游业。

金花村村民陈星福告诉记者,作为长江的重要支流,湄江是流经湄潭县的“母亲河”。在湄江的滋润下,这里植被茂盛,林木资源丰富。在上世纪80年代,当地村民因交通不便,很难直接购买到足够的煤和电。很多人纷纷上山伐木砍柴。

“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带动下,我们县里交通基础设施加速完善,制约物资短缺的障碍被打破,大家不再砍树了,也更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儿。”陈星福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金花村结合自身盛产茶叶这一特色发展起了生态旅游。现在,村民们通过土地入股景区建设变成了“股东”;通过在景区经营餐饮住宿等小店当上了“老板”;通过为游客展示传统农耕文化成为了“演员”,收入逐年提高。

陈星福介绍,到2017年,金花村“七彩部落”村民们的人均年收入提高到3.2万元。自己家由于经营得当,家庭人均年收入更是达到5万元。

算清总账底气足

大道已出省,黔路不再难。如今,贵州正马不停蹄地抢抓机遇,进一步发挥交通要道的最大价值。

在川黔交界,蓉遵高速是贵州遵义通往外界的重要交通动脉。位于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不远处的旺隆服务区就守候在这条高速公路的一侧。记者在旺隆服务区发现,尽管面积并不大,但服务区管理者将特色简餐、简约客房、黔货专卖、母婴休息等功能融入其中,让往返附近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的游客可以便捷地获得“一站式服务”。

江美了,路顺了,人多了,旅游日益兴旺。未来,我们还将在服务区加入微缩景观介绍和智能购票服务,方便更多人来此重温红色历史、领略长江之美。”贵州省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员工罗池昊说。

对于祖祖辈辈沿江而居的居民来说,交通的发达与旅游的兴旺无形之中也改变着他们谋生的思维,增加了他们守护绿水青山的决心。贵州赤水市西南部25公里的丙安古镇,背倚青山、三面环水、砌石为门、垒石为墙。1935年,红一军团总指挥部及红二师师部设立于此,开启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序幕。

丙安古镇艾华村村民周文贵此前一直在赤水河上打渔。水质好,鱼不愁销路,价格也连年上升。然而,随着当地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的发展,周文贵在两年前放弃了收入可观的打渔业,转而从事石斛盆景种植。“赤水有很多珍稀鱼类,它们是长江丢不得的宝贝。所以我率先响应政府号召,带动100多位乡亲放弃打渔。眼下盈利尽管不如打渔那会儿,但我认为做任何事要算个总账,不能只贪图一时的机会。”周文贵说,随着游人增多,自己非常看好目前从事的石斛养殖,并坚信这条路是对的。

相关热词搜索:贵州 宝藏 生态 交通畅

上一篇:主动曝光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正面宣传
下一篇:三峡再现“两岸猿声啼不住”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