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共铸辉煌广场上人头攒动,大家正积极参与工行北京朝阳支行认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1000平方米绿地和树的活动。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认养树木已不是第一次,之前也有类似的活动。“认养一块绿地,照顾几棵小树,不仅能美化环境,还创造了全家人与自然亲近的机会,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事。”市民李女士说。
如今,在很多公园绿地中都有认养林,市民每年只要缴纳一定的认养费,就可在树木上挂有自己姓名的铭牌,每年可不定期来给小树松土、施肥,看望自己认养的树木。在安徽的大蜀山,认养一株树木一年只需交10元钱,认养费将全部用于认养树木的修剪、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养护工作。缴纳费用后,树木所属单位会帮忙制作有认养人信息的铭牌,认养人可不定期回访,帮助树木施肥、除草、松土等。“买个蛋糕吃完就没有了,可是用这笔钱认养一棵树,它可以一直跟孩子一起生长,多好啊。”来自安徽的王妈妈说,她在合肥大蜀山西扩景区的认养林里一次性认养了6棵小树。“这不仅能教育孩子爱护环境,保护绿化,而且让孩子跟小树苗一起长大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认种认养”被列为八类义务植树法定尽责形式之一。北京市为了满足市民及团体参加义务植树、认养林木绿地的需求,每年都推出接待点。去年共青林场、六合庄林场、京西林场、八达岭林场等地设置了21处接待点,市民可以去现场参加修枝、涂白、除草等抚育劳动,以履行自己的植树义务。
除了“实体尽责”,今年全民义务植树网还推广“网络尽责”形式,首都地区适龄公民捐款60元(折算植树3株)算作完成年度义务植树尽责任务,可获得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年度电子义务植树尽责证书。
今年北京首个“互联网+植树基地”落户房山,基地内三面环山,总面积达到64万平方米,里面设有尽责抚育区、团体种植体验区、个人种植体验区、森林音乐厅等主要区域,同时形成义务植树历史步道、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成果展、珍贵树木园、志愿者中心、亲子体验园、种植教学园、趣味年轮园等景点,以丰富公众的义务尽责体验和游憩体验。该基地还兼具科普展示、植树尽责、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的建设,不但可以为广大首都市民提供多种尽责形式实践,同时可为全国提供义务植树的经验。远期考虑,在基地中展示义务植树的文化,使基地升级为‘活态化’义务植树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义务植树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基地负责人表示。
此外,北京绿化基金会开展战略合作,与北京找树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支持树木认养活动的新模式。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树木认建认养后均会悬挂一枚“二维码身份证”,管理员可以将树名、GPS、认养情况发布到认养树平台,公众可以通过现场扫码或者直接在认养树网上进行认养。
植物生长“三分种七分养”,植树重要,养护好树更重要。在有的地方,每到植树时节,人们把树栽上后就不管了,结果是种得多活得少,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影响了大家义务植树的积极性。认养树的做法有利于树木的后期生长,认养人不仅有认养的权利,还要负起责任,不定期回访,帮助树木施肥、除草、松土;对于已经认养的树木,专业工作人员也会加强定期管理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