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奔流入海。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崇明区近年来秉承“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生态发展理念,举全市之力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生态旅游收入连续数十年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并先后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名单。这是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的生动案例。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长江经济带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等重要论述指引下,长江沿线地区旅游主管部门按照《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规划纲要》,积极推进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一方面始终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基调,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放在开发建设的首要位置,实施最严格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另一方面自觉将加快旅游业发展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更加坚定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信念,大力发展绿色旅游,努力把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富民资本,加快打开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
长江沿线各省市在推进长江国际黄金国际旅游带建设中大力实施绿色技术开发应用,持续完善绿色产品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着力构建绿色旅游产品产业体系,在旅游行业节能减排、旅游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规划设计是绿色发展的关键
湖北省旅游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湖北长江旅游带发展规划(2019-2023年)》,统筹规划长江沿线旅游资源,打造集生态化、特色化、品牌化为一体的长江旅游目的地体系,着力推进“多规合一”,实现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规划高度融合。四川省旅游主管部门在推动流域协同治理,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过程中强化顶层设计,坚持把好环境评估关,编制了《四川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等,把环境评估作为A级旅游景区创建的前置条件,确保旅游项目和旅游活动符合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定要求。同时,明确全省旅游控制开发和严格生态保护的区域范围,要求省级(含)以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将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纳入旅游开发管理工作制度。
生态旅游是绿色发展的载体
重庆万州区旅游主管部门依托良好山水生态,加快特色旅游项目建设,围绕一江碧水,高品质建设一批公园广场和亲水平台,形成玉带串珠的公共空间,展示高峡平湖壮丽景观和历史文化厚重底蕴;围绕两岸青山,整合长江三峡库区优质资源,大力实施沿线景区提档升级工程,建设智慧景区,增强综合服务保障能力,着力提升长江三峡旅游核心竞争力。上海市崇明区始终坚持生态底线、全域发展、改革创新的原则,全域提升生态旅游发展水平,把做深“底色”、做厚“绿色”、做足“村色”作为重点发展方向,让生态成为崇明旅游最鲜亮的底色和最显著的标志。目前,崇明的生态环境品质明显提升,成为了上海空气质量最优、绿地面积最广、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旅游潜力最大的发展区域。
节能减排是绿色发展的基础
安徽省旅游主管部门开展“治污染、减存量”主动战,对环境资源保护不力的景区景点,分类作出处理,关闭、拆除3A级以上景区4家、四星以上农家乐5家,严重警告和警告4A级旅游景区8家、关闭和拆除旅游码头2处,新增景区污水处理设施7处。推动区域内旅游景区、饭店使用清洁能源。截至目前,旅游饭店燃煤锅炉全部淘汰,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中,超过80%完成交通车、游船动力“汽改电”。以景区建设为抓手,实施“绿色豁口”“开垦疤痕”修复工程,累计实施大铜官山公园、池州海螺水泥采石场、安庆石化公园和各地滨江公园等生态修复工程80多项。湖北宜昌市强力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市3A级以上景区、3星级以上饭店、10个城市旅游窗口、重点景区周边和旅游廊道开展了持续半年的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及打击“三黑”专项整治工作,全市共查出问题915项,整改完成近900项,全部拆除三峡坝区80个非法摊点,基本实现了“环境卫生达标、旅游设施完好、安全隐患排除、管理服务提升”的目标,旅游投诉同比下降17%。
科技创新是绿色发展的支撑
四川省旅游主管部门整合科研力量,试点建设“九寨沟生态旅游大数据旅游重点实验室”“旅游环境保护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以及“环保科技及全域旅游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智能环保厕所、旅游产业环境保护、全域旅游民生环保工程、环保技术与互联网智能科技跨界融合等前沿技术、运行模式探索和行业应用推广。
目前,长江国际黄金国际旅游带已经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基调,进一步加快长江沿线旅游业发展,助力长江沿线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作者:徐万佳 编辑:徐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