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违背学术诚信规范的现象还没有完全消失。 |
诚实守信是从事科研的准则和基础,也是评价科学研究价值的前提。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科研诚信建设,相关部门和科学界分别设立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和学术道德规范,科研学术不端行为得到一定遏制。然而,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惩防并举的长效机制仍待完善,违背学术诚信规范的现象还没有完全消失。
科研学术不端行为有什么危害?应当“零容忍”还是“适当宽容”?怎样建立诚信规范的长效机制?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科研诚信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侵害学术肌体的不诚信行为仍未完全杜绝
近年来,我国科研产出大幅增长,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但在科研诚信和学术风气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017年,国际期刊《肿瘤生物学》将107篇中国作者论文集中撤稿,引起广泛关注。经核查,在涉事论文中,101篇存在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问题,学术评议认定其中9篇存在内容造假,486位涉事作者不同程度存在过错。科技部为此专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调查结果和处理情况。
“科研学术不端行为不仅完全背离了唯实求真的科学精神,而且严重挫伤了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损害了我国的科研生态环境。”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荣平认为,如果不及时加以有效遏制,将引发科研浮躁风气蔓延,滋生日益增多的投机行为,甚至会对我国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多年来,相关部门在科研诚信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制度安排。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03年起试行监督组进驻项目评审会制度,科技部联合相关部门在2007年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教育部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2016年9月正式在全国各高校施行。
去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对学术造假实行“一票否决制”,对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今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要求抓紧制定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树立正确科研评价导向的规定,加大对科研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夯实我国科研诚信基础。
这些规章制度的设立使科研诚信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零容忍”“一票否决”等成为高频词。一些科研单位也迅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细化,如中科院科研道德委员会日前发布《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针对论文署名失范事件和科研不端举报实例而制定,实用性和指导性很强。截至2017年底,中科院87%的单位建立了处理科研不端的相关制度,另有5%的单位发布了“吸金期刊”等负面期刊名单,维护了良好的科研风气。
“我国的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成效,一是形成科研诚信规范体系,包括相关法律、部门法规和管理政策;二是设立了科研诚信管理制度,包括专门委员会、审查委员会制度等;三是建立了科研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李真真介绍说。
惩治、预防、保障各个环节仍有不足,外部灰色产业链也在推波助澜
一系列维护科研诚信的措施出台,为何科研学术不端行为仍然没有得到根治?在李真真看来,科研诚信体系的建设一般呈现“惩治—预防—保障”三位一体的格局,在这三个环节仍然存在不足,导致科研诚信规范和治理有时会陷入被动。
惩治方面,在一些主管部门及研究机构针对科研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规定中,被纳入的违规行为与提出处罚措施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使惩治措施缺乏可核查性和可操作性。“关于哪种不端行为或何种程度的不端行为应当受到何种处罚,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给实际处理造成困难。”李真真认为,在处理过程中,管理部门缺少主动、程序化的应对机制,部门之间的措施缺乏衔接,科研机构和专业学会主体责任弱化,从而未能建立起一套公平透明的查处程序和规则。
预防方面,自律是科研诚信的内在要求,但科研诚信规范教育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一项面向我国科技工作者的调查显示,近四成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不甚了解,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关知识。李真真认为,“科研诚信教育的缺失,往往会导致科学道德精神和行为规范难以内化为科学实践主体的内在价值追求。”
保障方面,穆荣平认为,由于一些科技管理措施过于简单粗放、科学共同体学术监督评价功能弱化等因素,当前我国科研体系的“量化导向”助推了一些较为功利的行为,主要表现在:重数量、轻质量;重论文、轻研究价值;重个人名利、轻团队合作;重争取资源、轻成果产出;重近期利益、轻远期目标。
“不当的评价与激励机制难以培育倡导负责任的研究,容易引发科研诚信问题。”李真真说。
从近年来发生的论文撤稿事件来看,科研学术不端行为还涉及一些外部因素。2015年英国现代生物、斯普林格等国际出版集团先后4批撤稿,涉及中国作者论文117篇,其中涉及科学基金的28篇论文都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润色”并投稿,这些机构在代人投稿过程中虚构同行评议专家信息,向出版社提供编造的评审意见,使低水平的论文得以在国际期刊上发表。
“这说明在科研诚信领域,一些外部的‘灰色产业链’已形成。”专家认为,对于这些“打着科技服务幌子,行代写代投之实”的黑中介,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坚决予以铲除。
科研诚信体系亟待“强身健体”,对学术生态中的“病灶”对症下药
即使是少数科研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都会严重损害我国科学共同体的国际声誉和整体尊严。因此,科研诚信体系亟待“强身健体”,并对学术生态中的“病灶”对症下药。
穆荣平认为,遏制科研学术不端行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资助机构和用人单位要对科研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二是对于侵占、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或者伪造试验(调查)数据以及套取财政经费等严重不端行为,要依法予以严惩;三是强化科学共同体学术评价功能,弘扬科学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李真真认为,要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内部管理的作用,厘清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制度内涵,改进和完善科研组织的治理结构。科技管理部门要从体制机制、治理结构和文化认知出发,对科研诚信问题系统地加以考虑,完善整套规则。“我们现在关注到了科研诚信问题,相关部门的应对之快也得到了社会认可,但这只是对于问题后端的处理,而对问题前端的治理要复杂得多。相比之下,目前实际的举措仍然较为滞后。”李真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