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经常熬夜打乱平衡 贪吃水果损伤脾胃

四个不良习惯伤阳气

雷 妍    2018-09-21 11:07:49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 吕沛宛

 

中医认为,想要健康首先保护好自身的阳气。《黄帝内经》中就有“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的观点,意思是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丢掉了会折损寿命。然而,现代人生活工作中的一些习惯却时常损伤阳气,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吕沛宛表示,其中有四个不良习惯要注意。

不良习惯一:熬夜。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娱乐活动多,肆意透支体力,喜欢熬夜,非常消耗气血。吕沛宛介绍,白天活动消耗的是身上的阳气,夜间睡眠则能使阳气得到充分休息和补养。若在子时阳气升发之时还未入睡,持续挥发阳气,它就不能很好地闭藏和生成,以致打乱体内阴阳气血平衡,出现抵抗力变差、畏寒、打喷嚏等症状,甚至影响各个脏器的功能。吕沛宛建议,道法自然即养生,应该早睡早起,就像鸡的活动规律一样,天亮就起床活动,天黑就早点回家休息。

不良习惯二:每天吃过量水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皮肤和身体有益。于是,很多人每天吃大量水果,甚至以水果代餐。对此,吕沛宛指出,水果虽好,也要依据个人体质选择,适量食用,否则会伤害脾胃和阳气。原因有三点:一是水果分寒凉温热。体质偏温热的人,可适量生吃一些偏凉性的水果,如瓜类、柚子、香蕉等;体质偏寒凉的人,可适当吃一些性偏温热的水果,如桃、芒果、荔枝等,能帮助机体平衡。但若大量或不分体质盲目食用,会使身体状态产生偏颇,影响阳气升发。二是脾喜燥恶湿,不喜寒凉。水果因多产于秋季,所以带有秋天肃杀之气,多趋下。而干燥、温热可助脾气健运,促生阳气。三是现代人脾胃功能不够强健,有些人一吃水果就感到腹部寒凉、胀满或腹泻,他们不仅没法消化吸收水果的有益成分,还会影响脾胃之气,进而损伤阳气。

因此,日常应结合自身体质和脾胃功能选择水果,吃些常温、性偏平的水果,如苹果、葡萄、菠萝等,但也要注意量,每天别超过350克。

不良习惯三:夜晚运动。工作生活节奏快,很多人白天没空运动,就在下班后跑步、打球,以此增加运动量。但中医认为,秋季、夜晚养生以静养为主。吕沛宛表示,《黄帝内经》记载:“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即一天中,人体阳气是变化的,天快亮时阳气渐升,中午阳气最盛,下午太阳偏西,阳气就虚了。因此,应遵循“暮而收据,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这一原则,即晚上要充分休养生息,养好精气神。夜晚运动会调用人体阳气,使肾的藏精功能下降。建议运动不宜过早或过晚,最好太阳升起来之后开始,太阳落山前就结束。

不良习惯四:常喝凉茶、败火的药茶。感到眼睛干涩、咽喉肿痛时,不少人会喝点凉茶或泡杯菊花茶、金银花茶败火。但吕沛宛强调,“去火”先要分清虚实。反复上火多为虚证,常见症状为口干口苦、眼睛红肿、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咽喉痛、流鼻血、大便干结等。同时,伴有舌色暗淡、口唇淡白、舌苔薄白或白微腻、小便色淡气味轻、口干不欲多饮、五心(双手心、双脚心、心口)烦热、失眠烦躁等,不宜盲目清热。否则会耗伤阳气,使后天体质受损。治疗上火,真正治本的方法是调理脾胃,建议日常合理搭配各种颜色的食物,保持好心情,排解不良情绪,适当运动,每天走8000步左右,以微微出汗为宜。

 

 

相关热词搜索:阳气

上一篇:睡前喝水防心梗
下一篇:满足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用药需求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