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大暑吃姜“以阳制阳” 调养心神安然度夏

2018-07-23 09:30:47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编者按:俗话说,“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聊大暑养生的那些事儿。

【饮食篇】

大暑就该吃苦?饮食学会这几招

▲饮食把握三原则

第一,多吃些燥湿健脾的食物。大暑时节,除了炎热外,还会出现多雨或阴雨绵绵的天气,气候表现特点以潮湿闷热为主,所以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讲,特别要注意对“暑湿”的预防。暑湿侵害人体可出现胸膈满闷、饮食无味、口中黏腻、头昏脑涨、肢体困重等症状,所以应以消暑清热、化湿健脾的方法进行预防或治疗。

第二,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要及时补充水分外,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品以增强体质,使湿热之邪无隙可乘。但所选食物一定要清淡,不可过于滋腻,否则极易碍胃,导致消化不良。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甲鱼、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都是夏日的进补佳品,可根据个人口味选用。

第三,蛋白质供给需充足。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120克为宜。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吃点肉。夏季的肉食以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为首选。大暑养生讲究“就凉避暑”,但天气热,胃口差,身体抵抗力也会降低。粗粮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荞麦、玉米等都是凉性或温补的食物,夏天吃正合适。

▲多吃粗粮好度夏

荞麦面(性凉消暑)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高睡睡:荞麦面是好东西,天气热的时候我就经常吃。但是我做的荞麦面有小窍门,跟大家分享一下。一般先准备白面400克,然后荞麦和莜麦分别取100克,接着和在一起做面条。因为荞麦和莜麦本身比较黏,而且口感硬,不太适合做面条和饼,和白面和在一起,口感和质感都会好很多。荞面味甘性凉,夏天吃还有消暑的作用;而莜麦(也就是燕麦)中富含β-葡聚糖,有很好的降血脂、降胆固醇的作用。

玉米糊(调中健胃)北京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汪红兵:玉米属于平补的食物,无论是哪种体质的人,都可以适当吃一些。玉米是一种健康粗粮,具有调中健胃、益肺宁心的作用,夏天很多人食欲不好,经常吃点玉米很好。另外,玉米还有辅助降血糖、降血压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给大家推荐一款山药玉米糊,买点玉米粉和山药粉,然后按3:1的比例煮成糊状,食用后对脾胃很好。

高粱粥(清热补益)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王翠侠:高粱做粥喝,对小孩消化不良,成人脾胃气虚有一定的补益作用。高粱也是很好的健康粗粮,富含钙、磷、铁、维生素B2等营养元素,常吃对身体有益,而且,高粱还有温中健脾、固肠胃、止吐泻的作用。高粱性温,可以和绿豆一起熬粥喝,口感很好。另外,夏天也可以经常喝点赤豆粥、绿豆粥、薏苡仁粥、丝瓜粥以及绿叶蔬菜粥等。

▲吃苦也有讲究

夏天到了,上火最易缠身,此时很多人就会买两根苦瓜或凉拌或清炒以败火。而这吃苦也有讲究,不要以为吃得苦中苦就能换来甘中甜。

从中医角度讲,苦味食物都属于寒凉性质,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健胃的功效,因此特别适合于在炎热的夏季食用。

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吃苦,体质比较虚弱者不宜食用。一般来说,老人和小孩的脾胃多虚弱,不适宜过多地食用苦味食物。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大便溏泄的患者也不宜食用苦寒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

淡淡的苦味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欧洲人在宴会前喝的开胃酒,就有淡淡的苦味,用来增强人的食欲。对于夏季食欲不好的人来讲,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但过重的苦味或进食苦味食物过多,就会引起胃部不适、恶心、呕吐或泄泻等副作用,所以吃苦味食物要适量。

大暑吃姜 “以阳制阳”

严格地说,有些人适合“夏吃姜”,有些人则未必,那么你是否适合呢?

“冬吃萝卜夏吃姜。”这是大家都在说的一句话。7月23日是大暑节气,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天气这么热,还要“吃辛(姜)”防暑?这到底有没有道理呢?按照中医理论,人在夏天容易阳气太盛,此时多吃生姜,比吃冷饮更能平衡身体内外的阳气,缓和情绪。

另一方面,夏季暑热,不少人会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可以帮助防暑和杀菌。因此,“夏吃姜”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大暑饮食 可选药粥滋补

1.养生煲汤。养生煲汤有许多种,比如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可做做冬食去寒夏食解热之功效的乌鱼蛋汤;还可做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鸭血羹等都是您夏季养生食补的最佳选择。

2.饮水。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物质。由于天气炎热,人体的水分蒸发消耗过快,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平时喝开水最好,也可以引用绿豆水、菊花茶等清暑药茶,出汗较多的引用糖盐水、茶水等,适当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

3.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

4.增加清热解暑:绿豆汤是我国汉族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

5.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大暑来临 试试养生药膳

1.西洋参莲子百合粥

组成:西洋参10克、莲子(去芯)30克、百合20克、大米、冰糖适量。

方法:将西洋参、莲子与大米放入锅中加水煮,将熟时加入百合,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益肾养心、生津止渴。

2.健脾养胃粥

组成:山药50克、莲子20克、赤小豆20克、薏苡仁20克、山楂20克、大米适量。

方法:取山药、赤小豆、莲子、薏苡仁、山楂加水1300ml,浸泡6~8个小时;将浸泡好的山楂去核后和其他药材一起倒入豆浆机,然后加入大米50克,豆浆机功能选择营养米糊或者米粥;豆浆机停止工作后,即可食用。

功效:可健脾利湿,清热生津。

3.石斛麦冬茶

组成:石斛6克、麦冬5克、茶叶5克。

方法:将三种药材开水冲泡,可反复冲泡。

功效:养阴清热、生津利咽、润肠通便、清肺热。

【养生篇】

大暑避免暑热重在“清”

大暑节气养生重在一个“清”字,即在注重饮食“清洁”、机体“清热”的前提下,进行“清补”。

“清补”首先要祛湿。可以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伤及肠胃道功能。像山药、莲藕等,都是进补的佳品,绿豆清暑、薏仁祛湿,特别是绿豆薏仁粥,可供大暑之季清热祛湿。

“清洁”是夏天饮食卫生的重中之重,高温天食物容易变质,会引起腹泻、胃肠道紊乱。开启过的饮料、食品等要注意密封、冷藏。除此之外还要关注食品保质期,不吃不洁或变质的食品。

暑天酷热,及时补水的同时也要注意清热祛火。西瓜具有清暑、解热、补水的功效,因此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西瓜作为清暑佳品。但夏季肠胃较脆弱,吃西瓜时要注意避免伤及肠胃。不要一次吃太多,尽量不要贪一时之凉吃冰西瓜,可以将西瓜水分嚼出后吐掉果肉,既可清热祛暑,也可减少肠胃损伤。除水果外,清热祛火还可尝试一些“度暑粥”,如苦瓜菊花粥、薏米小豆粥等。

另外,暑天容易让湿邪入侵,为了散发体内的湿气,可以选择在早晚温度稍低时散步,或打太极等强度不大的活动。所以说闷热天尽量减少出门或活动。

调养心神安然度夏

海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陈光裕表示,根据传统中医学理论,阳邪是由火热之气化成的,是夏季的主气。一旦暑邪入侵人体,腠理便会打开,汗液分泌液会随之增多,可导致体液减少,而有口干舌燥、大便偏干、尿液偏黄、心烦意乱等症状,这就是中医讲的“伤津”。如果进一步发展,可引起身体乏力寡言等“热病”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昏倒、休克、甚至死亡。这些都是中暑的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

夏季预防中暑,应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做到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有条件的人,进入夏季后,宜常服用一些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

大暑时节,不要让身体过度暴露在高温环境,以免体温调节机能下降,平时要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进行户外运动时,要选择透气衣物,打伞和戴遮阳帽,最好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仁丹、清凉油等药品。

大暑时节,人们情绪容易烦躁,激动,喜欢乱发脾气,心情不好,应注意进行日常自我调节。“调息静心,长如兆雪在心。”是古代夏季养生的原则。日常生活中,切忌过于激动、急躁愤怒。在大暑之日,可敛息涵养心神,压抑心火,达到“心静自然凉”的境界。

【注意事项】

大暑时节 忌食过于生凉食物

大暑时节,忌食过于生凉食物。早餐要吃热的食物,以提振胃气。早晨由于夜晚的阴气未散,人体内的肌肉、神经、血管还处于收缩状态,吃冷食会使各个系统收缩得更厉害,不利于身体健康。

中医养生保健讲究“冬病夏治”。专家提醒,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是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疾病最佳的治疗时机。如有上述慢性病,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情绪中暑”对身心健康危害大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老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相关热词搜索:大暑 调养 心神

上一篇:跟四位国医大师学习如何午休养生
下一篇:孩子暑期运动需防三个误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