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有“菌中之冠”的美称。银耳和燕窝均为滋补之品,但燕窝价格昂贵,而银耳无论颜色、口感、功效都与燕窝相似,价格便宜,因此被称为“穷人的燕窝”。我国邮政部门于1981年8月6日发行志号为“T66”《食用菌》特种邮票一套6枚,其中第1图便是人们熟悉的银耳。
银耳具有开胃补脾、益气清肠的功效。在我国,食用银耳的历史非常悠久,历代皇家贵族都将银耳看作是延年益寿之品、长生不老良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之时,也将银耳搬到了四大家族的餐桌上,与众珍馐媲美。但在1894年以前,人们食用的一直是野生银耳,直到清朝慈禧太后执政期间才开始有了人工种植的银耳。当时,慈禧太后患上了痢疾,许多太医无计可施。后来太医唐容川以银耳做成汤剂给慈禧太后服用,慈禧太后便逐渐好起来。从此以后慈禧太后就经常饮用银耳汤。“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并贡之”,银耳因此成为各级官员讨好慈禧太后的专利品。官员们让人到处搜寻最好的银耳进贡给慈禧太后及皇家贵族,同时达官贵人也争相食用银耳,造成银耳供不应求、市价飙升,买一小匣子银耳得花上一二十两银子之多。这从清宫侍女德龄所著《御香飘渺》第9回“御膳房”中所述可见一斑。这造成了当时即使有钱也不容易得到好银耳的局面。于是在1894年,人们开始试验人工培育银耳并取得成功。
银耳性甘、淡、平,无毒,入肺、胃、肾经,已有上千年的药用历史。隋唐时期孙思邈的《千金翼方》、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对银耳均有详细论述,银耳“色白如银,形似菊花、鸡冠,长于古树,味甘辛、清肺热、济肾燥、强心神、益气血”。《本草纲目》一书记载银耳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可以治疗眼流冷泪、崩中漏下、泄痢、牙痛、脱肛泻血、月经不断、赤白带下、瘰疬溃粒、蛔虫寄生、肺痈咳血等症。
银耳作为胶菌首珍,具有滋阴润肺、益胃生津的作用。凡肺虚有热、肺燥咳嗽、痰中带血、咯血及久病或热病后期体虚气弱、虚热口渴、食欲不振者均宜常食。银耳还有润肠通便之功,老年人肠燥便秘者,常食银耳可使大便保持通畅。银耳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起保肝作用,还能增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痰液中溶菌酶的活力,提高人体对外界致病因子的抵抗力,可以作为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的营养佳品。因为银耳富含维生素D,能防止钙的流失,对生长发育十分有益。同时银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胶质,加上它的滋阴作用,长期服用银耳可以润肤,并有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的功效。银耳中的膳食纤维可助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吸收,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顾掌生 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