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红色文化 > 正文

坚定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韩飞 牟岱    2018-12-28 09:06:40    光明日报

【红船听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组成部分、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

共产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信的远大理想

共产主义之所以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信的远大理想,源于共产主义的优越性。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构想,在其看来,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在马克思的描述里,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全社会消灭了阶级”“人人平等”“自由劳动”“按需分配”、真正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坚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保证实现共同富裕。

人类社会发展史充分证明,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具有不可比拟的进步性、革命性、合理性,因而成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必然趋势。经过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长期不懈努力,沿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道路不断前进,共产主义制度必将取代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共产主义之所以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信的远大理想,原因在于它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和发展、中国人民胜利和前进的动力。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确定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是由许多阶段性目标构成的长时期的历史进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当代中国的实际体现。只有坚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才能保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保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保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取得进步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是在中国具体环境下,针对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成功探索和实践。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其历史进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世界大势和中国形势,深入分析、研究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历史进程,其成功实践,又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得以创新发展、焕发出生机活力。

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统一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贡献和推动作用,将更加清晰有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现实成就和光明前景,证明了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的共同理想。追溯历史,它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志士仁人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立足现实,它是适应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和实践。展望未来,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一定能实现。

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定的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定的信仰,原因在于它以其无可比拟的真理性,成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基础。它具有以创造性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标志的科学性,具有与以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为标志的人民性,具有以指引人民改造世界行动为标志的实践性,具有以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为标志的发展性和开放性。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一路走来,也将胸怀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向未来。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党中央的指引下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韩飞、牟岱,分别系鞍山师范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辽宁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下一篇:周桂生:献身革命 矢志不渝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