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这里只是游玩观景滑雪的好地方,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工业文化遗产,真是不虚此行!”近日,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开业仪式上,来自北京的游客王维感慨道。
眼前优美的峡谷河流、茂密的松柏森林、热闹的民俗小镇……很难想象眼前的旅游胜地曾是一片矿区。
地处富蕴县的可可托海镇是一个因矿而生的小镇。上世纪50年代,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汇集到可可托海,顶风冒雪开山挖矿。在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地质陈列馆内,栩栩如生的雕塑、色彩斑斓的矿石、珍贵的老照片和老物件,向游客展示着共和国矿山建设者的峥嵘岁月。
随着开采难度的加大和更多金属矿资源的发现,可可托海逐渐衰落。1999年11月,可可托海矿坑停采,标志着这个创造过无数辉煌的矿区进入了“冬眠”。
2013年,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实施第一批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的通知》,将可可托海列为全国五个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试点之一,要求逐步将可可托海建设成为产业特征鲜明、功能配套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产业聚集区。
昔日的“英雄矿”从沉睡中苏醒,着力向旅游产业转型。
“矿脉停了,但是父辈开矿精神还在。借助旅游,绿色矿山已成为父辈创业精神和工业遗迹展示舞台。”“矿三代”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景区经理谭胜利说。
谭胜利所在的新疆可可托海北疆明珠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大量的填土、恢复植被等工作,完成了苏式老木桥、阿依果孜矿洞、三号矿脉等景点开发,迎接中外游客。
“没想到老建筑能得以保留,还赋予了新使命,真的很高兴。”参与修建可可托海镇苏式二层土楼的退休老人谭长春,听说土楼将被设计开发为特色民宿得以保留时激动不已。
在可可托海镇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转型工作开展后,富蕴县进行了棚户区改造、生态环境治理、技术设施提升,极大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旅游业中,开办了大量的农家乐、牧家乐、家庭旅社。仅可可托海镇,就确定工矿区综合治理项目6大类30项,总投资30多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1056套,2200余人从棚户区和危旧房中迁出。
矿区涅槃重生,吸引着更多人参与到旅游中。“老矿区引来八方游客,旅游也让可可托海变得更美。”43岁的乌兰以前在可可托海矿区上班,今年乌兰将老房子翻新装修后,经营起了哈萨克风情餐饮民宿,旅游旺季时每月有两三万元的收入。
随着国际滑雪场的开业,可可托海的冬季旅游项目更加多样。通过深挖冰雪旅游资源,丰富和拓展冰雪旅游产品,富蕴县的旅游迈上了新台阶。今年以来,富蕴县接待游客总计399.13万人次,同比增长52.34%,实现旅游总消费40.77亿元,同比增长54.35%。
近几年,富蕴县全力推进可可托海矿区产业、城乡、生态、民生、机制等转型。可可托海镇先后获得“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独立工矿区改造示范点”“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文明城镇”等荣誉,并成为新疆干部红色教育基地。(马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