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神农架秋景——大九湖。(神农架林区旅委 提供)
金秋时节,漫步在大九湖栈道,满眼都是画卷。随便拍一张,仿佛明信片。
过去,这里住着457户农民,如今为生态保护搬迁至20公里外的坪阡古镇。由此,大九湖得以清水再现。
今年5月,《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立法保护的时代背景下,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神农架积极探索,放下“伐木刀”,端起“生态碗”,捧出“旅游宴”,实现了生态保护和转型发展的同频共振。今年以来,神农架先后荣膺“全国十大生态旅游目的地”“国人最向往十大康养目的地”和“国际慢城”等称号,仅5月至8月,神农架六大景区就接待游客192.74万人次。
立法时代
保护如何“兼容”发展
“我要把以前砍的树都种回来!”9月19日,神农架木鱼镇青天袍民俗山庄的林庭洪曾经的誓言已经兑现。
过去,他因为砍树坐过2年牢;后来,每年上山种树,目前已近百亩。
“神农架人历来是靠山吃山,但现在‘吃法’不一样了,原来只知伐木,现在搞生态旅游。吃‘生态饭’才能长久。如果没有绿水青山,神农架的腊蹄子火锅再美味,又有几个人能来?”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总工程师郑成林说。“禁止在国家公园内狩猎、捕捞、开垦、烧荒、采集泥炭等,严格保护区和生态保育区内,全面禁止养殖、种植、砍伐、放牧、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这是《条例》的明文规定,一点折扣都不能打。
几千年“靠山吃山”的神农架,一下子进入最严立法保护时代,如何不被“保护”拴住发展的手脚?
尊重自然,保护森林,发展生态经济,开拓生态旅游,神农架人深挖“保护”带来的机遇。
对大九湖生态搬迁户实行“以电代柴”补贴,每户每年3000元。3年来,神农架共计补贴1085户325.5万元,减少天然林采伐量。
林庭洪的旅游农庄,每年净赚好几十万元,旺季可带动10余人就业,这样的例子在神农架还有许多。8万神农架人,还探索出“大旅游”“大农林”“大健康”,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中华小蜜蜂(中蜂)养殖、中草药种植、冷水鱼养殖等林下产业发展迅速,并在前不久实现了地区整体脱贫摘帽。
黑熊偷蜜
生态“烦恼”咋办
6月30日晚,神农架国家公园内的官门山景区,闯进一头黑熊偷蜂蜜,这是今年野生动物第四次来“造访”。
五六月间,神农架大龙潭养蜂人赵勇的蜂蜜,也曾整箱被偷。他在蜂箱附件装的摄像头显示,这“贼”,竟也是一头黑熊。
赵勇说:“现在环境好,野熊都出来了,今年已经被偷吃了五箱。怎么办呢?让它吃呗!我这里有熊出没,说明环境好,蜂蜜反而卖的贵。不亏!”
为保护野生动物,神农架今年还修建了20余处通道,包括1处综合动物树桥通道、2处金丝猴树桥通道、20余处公路沿线简易通道和大九湖湿地鸟类食物补给点,为动物打造私密空间。神农架还和鄂西渝东毗邻的另外5个保护区,成立保护联盟,建立联保、连通、联防机制,共同保护“泛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
保护手段不断更新和保护意识逐步增强的同时,野猪、黑熊、刺猬等野生动物数量逐年递增,侵害农民庄稼的事情屡屡发生。杜绝使用农药化肥,虫子增多后,老百姓农作物减产。
四条腿的野兽要保护,两条腿的人怎么办?
为减少农民损失,引导人们保护动物,神农架迁出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里的部分农民,并实行野生动物侵食、自然灾害损害商业保险,减轻农户损失。截至目前,神农架国家公园辖区内共投保3383户、18216亩。现已受理理赔农户360户共580亩,每亩农作物理赔600元。
此外,神农架还从旅游门票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反哺社区群众和公益事业。
限流降价
旅游升级路在何方
《条例》把神农架国家公园划分为严格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并同步实行游憩区游客限量进入,神农架6大传统景区,有5个在“限流”之列。
众所周知,旅游是神农架的支柱产业,据评估,旅游产业和旅游带动对神农架GDP的贡献已超过50%。如果反映在就业、税收和城镇农村“两收入”的增长上,可能占到三分之二以上。对目前还主要依赖门票经济的神农架来说,“限流”后旅游如何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成了重大课题。“我们正在探索旅游二次消费转型,通过相关产业的综合收益来平衡门票依赖。”神农架林区神旅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子兵说,主要通过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更新换代,打造体验式、娱乐式、休闲式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形成以核心旅游景区为主的产业集群。
神农架还以全域旅游和全季旅游为目标,开辟新景区、开发新产品,研学游、康养游、乡村游、探险游等一些创新产品推出,极大提高了接待品质,提升了旅游质量。提升西南一线,完善原有景区接待品质。建设大九湖镇盐道水街项目,丰富木鱼镇香溪文化休闲街功能,开发下谷太和山旅游,打造官门山科普游;打造东北一片,开发东北部旅游区,做好阳日镇片区、松柏镇片区和红坪镇片区综合开发。游客到神农架,除了游玩传统6大景区,还可以感受全域旅游的魅力。
盛夏避暑、秋天赏叶,一直是神农架的强项,如今“冰雪经济”也“火热”起来,填补了冬季旅游的空白。神农架正逐渐从夏秋游走向四季游、从一角游发展到全域游,渐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翟兴波通讯员王欣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