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青海实践

——试论“一优两高”战略

梅尖参    2018-09-13 10:25:45    人民周刊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共产党宣言》时强调:“谋划发展,要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高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生活品位。”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谋划青海发展,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一优两高” 战略,即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一优两高”战略是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谋划新青海建设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具体实践。学习领会省委全会精神,就要学习领会蕴含其内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就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本文就学习领会省委全会精神,谈谈作者的思考和体会,仅供参考。

 

一、与时俱进深化省情认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事物、把握规律的基本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多次反复、无限深化的过程。只有正确认识事物,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这既是科学的思想方法,也是重要的工作方法。全会召开前,省委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专门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与时俱进深化和把握省情认识,分析得出六大优势潜力和六大短板不足,即最大的机遇是政策,最大的价值是生态,最厚的底蕴是资源,最强的动力是改革,最佳的路径是开放,最宝贵的财富是精神。同时也指出,地处高原是青海的区位短板,发展不足是青海的现实之困,区域差异是青海的协调难题,转型缓慢是青海的发展瓶颈,人才短缺是青海的最大制约,社会治理是青海的压力所在。这些认识成果,既是对历届省委治青理政的实践总结,也是谋划青海未来发展的深入分析,既是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的高度概括,也是推动“一优两高”发展战略的基础考虑,进一步阐述了省情怎么看、怎么想、怎么把握的重大认识问题,是新时代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事物、把握规律的基本原理深化省情认识的重要成果。

认识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和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事物、把握规律的方法论,运用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深化客观事物表象的剖析认识,把握内在实质的根本性变化,把握事物发展的特点规律,运用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引领推动实践。同时要结合实际,研究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准确研判当前优势和短板不足,归纳梳理,抓准关键,识长见短,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二、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是贯彻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青海抉择

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青海是三江之源,誉为“中华水塔”,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强调“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来不得半点闪失”,“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全会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好这一重大要求,明确指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大抉择,我们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生态环境需要。”这些理念贯彻了马克思主义“人靠自然界生活”的重大思想,把握了人类对自然从依附到利用,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规律,凸现了青海最大的价值、最大的责任,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省委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深邃的战略眼光。

全会同时提出,要正确处理好“八个关系”,即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绿水青山与民生福祉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地方探索的关系、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的关系、以人为本和尊重自然的关系、制度建设和行动自觉的关系、立足当下和着眼长远的关系。“八个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理论体现,是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方法论,充分运用重点论和两点论分析研究问题,也运用了对立统一规律把握事物发展的辩证方法,是矛盾普遍性、特殊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实践运用。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和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搞清楚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重要内涵,搞清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价值导向,搞清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切实以生态优先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真正把生态保护的责任扛起来、工作抓起来、路子走起来,把生态保护优先的地位突显出来、作用突显出来、效果突显出来。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贯彻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思想的战略举措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具有反作用。其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主义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思想”“我们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所在。省委全会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思想,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并提出六个方面的高质量,即人的思想观念要高质量,区域协调要高质量,产业布局要高质量,城乡建设要高质量,生态文明建设要高质量,融入国家战略要高质量。六个方面的高质量既要解决对生产力起着核心作用的人的思想观念问题,也要解决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制约因素,既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个社会发展主要矛盾,也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个青海“重头戏”,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推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发展。

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思想,系统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从更高站位、更广领域、更大范围来思考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作为调整和适应当前生产关系的根本性举措,作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方法来分析看待,全面理解、系统把握、整体推进,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四、创造高品质生活是贯彻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思想的时代体现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是最根本的政治立场,人民利益是最根本的政治利益。省委全会指出,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让全省各族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既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要义,也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

省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作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工作,作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阶段性目标,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思想的认识深化和实践深化。

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与新时代共产党人根本立场的内在统一性,始终秉持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与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内在关联性,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衡量是否坚守人民立场的重要标尺,作为践行根本宗旨的主要体现,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人民所盼与党员所向相统一,群众所想与干部所干相统一,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共享青海发展成果。

 

五、全面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是贯彻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建设思想的政治决心

马克思认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而是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永远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要全面从严治党。建设新青海,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更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关键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作为统领,推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这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实践运用,抓住了事物发展运动的根本和要害。青海党建同样也要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武装指导,突出青海地域特色强化党的建设,使党的肌体始终保持健康活力。比如,省委提出“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青海落地生根”“加快‘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建设,发挥‘新时代党建研究中心’职能,建好‘新青海精神高地’主题教育展馆和‘一县一基地一县一特色’党员教育基地”;再比如,“推进基层组织凝心聚力工程、基础工作强基筑底工程、基本能力达标提升工程”,还比如,“培育打造青海人才队伍建设品牌”等等。这些工作部署是筑牢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政治信仰,加强党的组织体系,突出政治功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青海特色,是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青海举措,是贯彻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思想的青海实践。

党员领导干部要全面深刻地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准党的建设方向,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夯实政治信念根基,突出特色抓好党的思想教育,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全方位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作者单位:青海省委办公厅)

相关热词搜索:青海 马克思主义 时代 一优两高

上一篇:四川文理学院:铸牢信仰利剑 塑强育人环境
下一篇:推进新时代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