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让乡土人才在创业兴业中大显身手

梁三元    2018-09-09 18:50:39    光明日报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处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

“三农”人才队伍,一直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乡土人才更是短板中的短板。如何打造新时代“三农”工作队伍,充分挖掘“土专家”“田秀才”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作用?在抓住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有着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

把名不见经传的小龙虾,打造成价值上百亿元的国际品牌,在江苏省率先发展虾稻共生综合种养新模式,背后是盱眙县致力培育乡土人才的深刻认知推动和乡土人才的示范引领驱动。

整合资源 培育人才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强农兴农富农的支撑,必须统筹资源,让乡土人才“遍地开花”。

一方面,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强化队伍建设。每年通过县农广校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社部门培养农业电商创业人才,龙虾创业学院培养龙虾烹饪大师,县委党校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组织各类乡土人才外出开阔视野、拓展思维,邀请专家、学者传经送宝,实现针对不同类型人才的精准特色培训。在“三农”干部队伍培养上,强调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农业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万亩虾稻共生示范园、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

另一方面,集聚各类党建资源注重示范引领。统筹全县党员干部资源,打破部门单位壁垒,整合农委、商务、财政、市场监督管理等多部门资源力量,成立龙虾产业党工委,下设一产、二产、三产3个党总支21个党支部,在全县推广虾稻共生综合种养新模式中,实现了726名党员专家点对点结对帮扶指导。

“三农”人才队伍的培育,有力助推了盱眙县虾稻共生产业发展。全县虾稻共生面积由2015年的3.5万亩,迅速发展到目前的33.9万亩,预计“十三五”末将达80万亩。

提供舞台 吸引人才

筑巢才能引凤,没有梧桐树,何来金凤凰?必须广搭平台,让乡土人才“各尽其用”。

我们作出了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摆在同等重要位置的战略决策,协调促成张洪程院士工作站、上海海洋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盱眙小龙虾综合试验站相继在盱眙县成立,并实体化运行,为盱眙县虾稻共生的发展争取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我们吸引了盱眙籍北大学子段德峰回乡创立“小河农业”公司。在农技人员和院士工作站专家教授的指导下,不到两年时间里,“小河农业”从养殖1500亩小龙虾起步,现已覆盖8万亩农场,并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级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区,还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为500户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全产业链指导,使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就谈不上吸引人才,更谈不上人尽其才。为此,我们将连片流转的高标准土地、溢出的耕地,对外优先发包给从事虾稻共生产业的乡土人才,既为乡土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政策平台,也加快了脱贫攻坚的前进步伐。

优化环境 成就人才

乡土人才常年活跃在农业农村生产一线,如何发挥他们创新创业、致富带富的骨干作用?塑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才是硬道理。

我们致力于优化环境,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化茧成蝶”。不断优化乡土人才发展的服务理念、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充分激发乡土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从2018年起,将乡土人才纳入县“都梁英才”培育计划,利用3年时间培养优秀乡土人才50名。

在创业引导上,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在乡土人才创业培训、信贷服务、土地利用、税费减免等政策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其中,在为乡土人才量身订制的“虾易贷”基础之上,自2017年起便开始逐步拓宽对虾稻米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范围,截至目前,已发放“虾稻(莲)致富贷”612户,金额共计1.37亿元。

在技艺传承上,鼓励乡土人才知识更新培训,组织乡土人才开展成果展示、技能大赛、技艺传承等活动。

在表彰激励上,设立乡土人才政府津贴,定期开展“盱眙工匠”“农民致富带头人”“优秀农民企业家”等乡土人才评选活动,让他们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优秀乡土人才的作用不只在于创业创新,还在于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盱眙县玉龙山谷物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广振就是这样一个“能人”,他牵头创办盱眙乡村振兴家庭农场联合会,开辟了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通道”,打造了百姓美好生活的“乡村品牌”,更赢得了扶贫济困的“口碑力量”。

(作者:梁三元,系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委书记)

相关热词搜索:中大 乡土 身手

上一篇:促进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茁壮成长
下一篇:360度立体识别干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