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先舍后得,不舍难得。舍得是一种境界、一种修为、一种智慧、一种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必须有所舍弃。那么,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应当舍得什么?
一是舍得付出。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不付出就一定没有收获。一个人究竟愿意牺牲多少,付出多少代价在自己所坚持的事情上,决定了他是否能达到目标终点的可能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懂得苦、知道累、体会难,才可成长、才会成熟、才能成功。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不想付出,总想着轻松快活的岗位,总盼望着迈上高位。殊不知,不劳而获,终究一事无成、一无所有。舍得付出,就是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付出时间、付出精力、付出辛苦、付出情感,把有利于发展的事当作分内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当作家里的事,哪怕千难万险,也要勇往直前;只要有利于群众的事,哪怕千方百计,也要矢志不渝。将时间更多地放在加快发展上,将精力更多地放在破解难题上,将功夫更多地花在狠抓落实上,将情感更多地用在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上。
二是舍得吃亏。舍得吃亏是一名党员干部的基本素养,也是党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党员干部要用毕生的精力修炼。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唯有在干中方能磨练意志、砥砺品质、增长才干、健康成长。舍得吃亏,就是在苦活、累活、脏活、打基础的活、管长远的活、不是显性政绩的活面前,我们的党员干部要主动去干、带头去干;舍得吃亏,就是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上不挑肥拣瘦、不拈轻怕重、不斤斤计较,切实当好“两头”干部:接到组织交办任务时点头,一定办好;办好之后赢得组织和群众点头,办得真好。正所谓:“好干”的事干好了,就那么一回事;“不好干”的事不干好,就会误大事;“不好干”的事干好了,才是真本事。现代豫剧《村官李天成》中有段“吃亏歌”:“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自然少是非,肯吃亏自然有权威,常吃亏才会有作为,多吃亏才能有跟随;能吃亏、肯吃亏、不断吃亏,工作才能往前推。”发展面前、事业面前、责任面前,广大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要迎难而上,遇到矛盾不躲、遇到问题不绕、遇到困难不推,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善于作为。
三是舍得奉献。在人生价值的天平上,奉献是永远不变的砝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千古传诵的名句,是奉献的最好诠释。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奉献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如果没有奉献精神作为根基,社会大厦必将倾覆,时代将会停步不前。对领导干部而言,需要没有私欲、不图回报、拼命干事的得失观,需要的是舍小利取大义、舍小家为大家的得失观,需要的是面对“有所失”时,能够跳出个人局限,以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情怀、更开阔的视野、更宽广的格局和“亏了我一个,幸福无数人”的价值取向,俯身当牛,为群众拉犁耕田;站起当伞,为群众遮风挡雨;带着梦想,为发展躬身前行,做到有功劳的时候不伸手、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唯有如此,我们的党员干部才能真正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才能真正唤起群众千百万、跟着干部干。
(作者系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委书记)